第141章 好友见面(2 / 2)

和黄中梅出来的两个,杨志才一眼就认出来了。

刘唐和周明明。

刘唐,个子不高,曾是班上顶呱呱地运动人才,特别是中长跑,至今估计学校的记录都是他的。

小伙子每天起来跑步,锻炼,多次在灵川县的学生运动会上获奖,在学校就是传奇。

名字里带“唐”字,据说是他爷爷,非常羡慕唐朝的强盛,所以给取名时,寓意家族在他手上强大、繁荣。

周明明,和杨志才高度差不多,是班上篮球队的队友。

高中时期,下午课后,都有1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

杨志才他们每天都会,在一块打上几十分钟,大家玩耍,比赛,关系特别铁。

这也是高中时期,去过他们家里的很少同学之二。

因为成绩差了一点,没考上;七年没见,仍然一下都认出了彼此。

见到他俩,校园时光就像幻灯片,一下就浮现眼前。

正是:

天真无邪懵懂趣,

数载同窗共少年。

杨志才的高兴和震惊只用了两个字,“我草!”

就站起来,飞快地跑过去,分别与两人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攀着两人坐下,“怪不得梅姐打死不说你俩名字,原来是这样,兄弟们。”

“是我俩不让中梅同学说的,志才,听到你的信息,就不管不顾,投奔你来了。”刘唐说道。

“来了好!兄弟们以后就可以常聚了。”他说道。

这才把三哥、三嫂、二姐、邓哥、蒋蔓都一一和两人作了介绍。

实际上三哥、三嫂他们已经认识,再次介绍,就是重点关系的认定。

和谭涛、刘先龙等又是不同;同学里兄弟一样的感情,那是很不一样的。

坐定以后才知道,刘唐在秀河镇专门做棕垫(灵川特产,相当于床垫)生意,收入过得去。

他说,“志才,继续做下去,我可能一辈子就是小生意人,听杨小林他们说了你的情况,觉得有不同未来。”

“明明在县城帮人家开中巴车,也是和我一样的想法。”

“行啊,大唐(刘唐雅号)、明明,先把新绵的城市搞清楚,熟悉了再说。”

“我明天要去外省一趟,等回来后,我再告诉我的计划,到时兄弟们一块挣钱,好不?”

“好的!”两人几乎同时回答道。

看着三人忘我的聊天,二姐打断说,“小弟,以后有的是时间,我们先吃饭。”

“对对,小蔓,让他们上菜,边吃边聊。”

他高兴地一拍脑袋。

加上李明燕、黄中梅、王哥、吴哥等,十二个人一下就围一桌。

邓哥和三嫂看着,来吃盒饭人员越来越多,自动帮忙。

人数也变成十人一块吃。

杨志才拿的五粮液,各倒了一大杯给两人,自己则啤酒相陪。

从小玩大的兄弟,自然知道他不能喝白酒,也没客气。

边喝边聊起来学校的过往。

知道他俩都已经结婚,感情不错,刘唐是儿子,周明明是女儿,都大约在三岁。

他俩有联系,戏言“亲家”相称。

可见只要能联系上,好友之间那是会常走动的。

杨志才今天高兴,居然喝了一瓶多啤酒,还是中午。

蒋蔓看他高兴,没劝。

“我的计划的事情比较多,等考察回来,那个员工宿舍基本搞好,到时暂住在这里。”

两人连说好。

“我说的把老婆孩子都带来,她们的工作我来想办法,侄儿、侄女以后得在城里读书,明白吗?!杨志才说道。”

两人听出他说的是真事,也是高兴地答应下来。

三哥、王哥、吴哥陪两人喝酒,在桌上分享了一些跑车技巧等,让他们增长见识。

杨志才决定,不用租房子,小宾馆的标准间,先让他们住下,费用算他头上。

三哥他们那会有意见,那意思,工资也是最高那一档。

他再次强调,现在以聚同学为主,等更多人来了后,他出资金,再来讨论发展方向。

大家一直吃到下午继续开会时,才让两人进屋学习。

除了让三哥,明天早上送他们去蜀城机场外,就是叮嘱李姐,把杨二苗的名片,拿回来带上,这是个重要环节,毕竟她是法人;才回了公安小区。

杨志才酒有点过量,刚躺下来,就一觉睡到晚上。

而明天,他们就将开始了,新的考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