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牛魔 > 第236章 百家争鸣,文明之火

第236章 百家争鸣,文明之火(1 / 2)

儒圣孔丘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品德,立道准圣,引发了人族气运长河的重新涌动。他的文道光辉宛如撕裂厚重乌云的第一缕晨曦,照亮了原本晦暗的人间,同时也点燃了无数人族智者心中那沉寂已久的思索之火。

孔丘以凡人之躯,通过立言立德,开创了儒道,并成功引动气运,最终成就了准圣尊位。这一事实证明,这条道路并非是一条狭窄的独木桥,而是一条通向无限可能的康庄大道。

这一发现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给人族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启示。长久以来,人族的思想一直处于沉寂状态,但此刻,它们如同被投入滚烫油锅的冷水一般,瞬间沸腾炸裂!

在儒道之外,各种学说、思想和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新的思潮在战火与苦难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竞相绽放。它们或许在理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相互对立,但它们的核心目标都是一致的:在这个崩坏的末世中,为人族找到一条生存与发展的道路,重塑秩序与价值。

有法家者,倡“法、术、势”,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认为严刑峻法、君王权术才是结束乱世、富国强兵的不二法门。其学说冷酷而高效,如同锋利的刀剑,直指乱世核心的混乱与无序。

有墨家者,主“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代表底层庶民与工匠利益,反对不义战争,追求平等与实用,其门下弟子纪律严明,善于守城器械,富有牺牲精神,如同一面坚实的盾牌,守护着弱者的生存空间。

有农家者,强调“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认为农业是社稷根本,深入研究农耕技术、土壤水利,身体力行于田野之间,为饱受战乱饥馑之苦的民众寻找一线生机,如同大地的根系,滋养着文明的存续。

有阴阳家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倡“五行生克”、“五德终始”,试图以宏大的宇宙观解释王朝兴替与社会变迁,其学说神秘而幽玄,为混乱的时代提供了一种看似宿命实则充满变数的解释框架。

还有纵横家、名家、兵家、医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各家着书立说,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聚徒讲学,相互辩难。思想的碰撞激发出璀璨的火花,知识的传播打破了固有的壁垒。人族的精神世界,从未如此活跃,如此多元,如此充满勃勃生机!

这“百家争鸣”的盛景,虽未能立刻止息干戈,却在无形之中,极大地启迪了民智,凝聚了人心,为人道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那原本因儒道立而开始复苏的人族气运长河,在这无数思想溪流的汇入下,虽依旧算不上磅礴,但其流淌之势,却更加坚定,隐隐有了一丝增长、壮大的趋势!那淡金色的河水之中,开始掺杂进法家的银白锐气、墨家的玄黑坚毅、农家的土黄厚重、阴阳家的混沌斑斓……色彩虽杂,却共同构成了人族文明更加丰富的底色。

---

西方魔域,须弥山魔宫,这里是魔界的核心之地,一片黑暗与邪恶的领域。

罗睺魔影端坐在魔宫的宝座上,他的身影高大而威严,周身弥漫着暗红色的火焰,仿佛燃烧着无尽的怨念和戾气。他的双眸如同地狱之火,暗红色的火焰眼眸中,正凝视着洪荒东方那愈发活跃、愈发凝聚的人道气运。

尤其是那“百家争鸣”所带来的、源自文明内部的蓬勃生机,让罗睺魔影心中的戾气如怒涛般翻涌。他冷哼一声,声音如同寒冰一般冰冷刺骨,其中还夹杂着一丝被冒犯的愠怒:“哼!蝼蚁之智,也敢妄图逆天?”

他的声音在魔宫中回荡,仿佛整个魔域都能感受到他的愤怒。孔丘立儒道,已经是一个意外,让他的计划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而现在,这百家学说竟然还能如此兴盛,助长人道,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罗睺魔影深知,纯粹的武力征服固然能够带来一时的快感,但要想彻底瓦解一个文明,摧毁其精神内核才是更为有效、更为彻底的方法。而这百家学说,正是人族精神内核重新凝聚、焕发生机的体现!

他决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必须采取行动,阻止百家学说的传播,摧毁人族的精神支柱。

“传令!”随着罗睺魔念如狂风般席卷整个魔宫,他的声音在每一个角落回响,仿佛整个魔宫都在为他的命令而震颤。

“挑选精锐魔族,隐匿行踪,潜入东方人族地域。目标——诸子百家之领袖、核心弟子!”罗睺的声音冷酷而决绝,没有丝毫犹豫。

他深知这些诸子百家的领袖和核心弟子们,虽然修为可能并不高深,但他们所代表的思想和理念,却如同点点星火,一旦燎原,必将对魔族造成巨大的威胁。

“无需正面强攻,伺机暗杀、挑拨、制造混乱,务必将这刚刚燃起的星火,扑灭在燎原之前!”罗睺的命令如同雷霆万钧,不容置疑。

魔令既下,一道道隐匿于魔气之中的阴影,如同毒蛇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魔域。它们如同幽灵一般,穿梭在虚空之中,向着那片思想活跃的土地渗透而去。

这些魔族,实力大多在大罗金仙以下,对于圣人乃至准圣层面而言,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然而,对于普遍修为低下、甚至多为凡俗之躯的诸子百家门人来说,这些魔族却是致命的威胁。

它们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毒刺,随时准备给那些毫无防备的人们致命一击。

几乎同时,首阳山、昆仑山、娲皇宫,乃至火云洞中,诸圣与儒圣孔丘皆心生感应。

“罗睺这个魔头,终究是坐不住了。”元始天尊冷哼一声,玉虚宫法令传出,命门下弟子加强对人族区域的巡查,尤其关注诸子百家的动向。

女娲娘娘造化清光流转,试图蒙蔽天机,护佑那些身负人族文明气运的贤者。

孔丘于火云洞中睁开双眸,文道光辉穿透虚空,落向人间,他无法直接出手干预凡俗争斗,却能以自身气运感应,冥冥中为那些秉承正道、心怀苍生的学者提供一丝微弱的庇护与警示。

然而,圣人乃至准圣级别的存在,彼此牵制,受限于规则与大局,难以直接对下层魔族进行清剿。而大罗金仙级别的仙神,数量有限,且各有职司,难以面面俱到。这场发生在人族思想界的暗战,主力,终究要落在人族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