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女税新策(2 / 2)

“李娘子!是李娘子救了俺们啊!”许多人转而向李青禾跪拜,被她急忙制止。

“因地定税……再不用怕好田变荒田了!”妇农会的成员们激动地抱在一起。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东塘村,传遍源水县,并向更远的州县扩散。无数在赋税重压下喘不过气的农人,如同久旱逢甘霖,欢欣鼓舞。

不久之后,东塘村桥头,那块原本只是过往行人歇脚、商贩临时摆摊的空地上,悄然立起了一座石碑。石碑并非名贵石料,只是本地常见的青石,打磨得却十分平整。碑文并非华丽辞藻,而是由村中略通文墨的老先生执笔,朴素地记录了“劝农女史李青禾为民请命,上达天听,帝准‘因地定税’新策,活民无数”之事。末尾,刻着“东塘村及四乡受惠农人同立”。

这碑,并非官府所立,而是闻讯而来的、受新策恩惠的农人们,自发凑钱、出力所建。他们称之为——“万民碑”。

碑立好的那天,桥头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农用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冰凉的碑身,仿佛要确认这一切不是梦境;有妇人带着孩童,指着碑文,一字一句地教他们念诵;过往的客商也纷纷驻足,听闻此事,无不感叹。

万民碑立桥头。

它无声地矗立在那里,沐浴着风雨日光,见证着一项源于最底层农人苦难、由一位女子以非凡勇气呈递、最终被最高权力采纳并惠泽万民的政策的诞生。它不像官袍那般光华夺目,却比任何官袍都更沉重,更温暖。

李青禾也来到了桥头,站在人群之外,默默望着那座石碑。深陷的眼窝里,情绪复杂。有欣慰,有释然,更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清醒。她知道,政策虽好,落实却难,未来的路,依旧漫长。

塘埂方向。夕阳将万道金光洒在河面上,也为那座新立的青石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辉光。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于对岸的柳荫之下。浑浊的目光……穿越粼粼波光与熙攘人群,久久凝视着那座承载着无数感激与希望的“万民碑”。

枯槁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一个低哑的、仿佛也融合了碑石冰冷与民心温热的声响,缓缓地吐出:

“……女——……”声音顿了顿,似在回味这由女子之力引发的变革。“…——税——…”“…——新——…”下颌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对旧制破除与新局开启的深沉洞见,向下一点。“…——策——…”

“女税新策——!!!”

声音落下。他身影融入璀璨的落日余晖与河面的氤氲水汽。桥头,万民碑静静矗立,如同一座丰碑,铭记着——……一——……个——……属——……于——……农——……人——……、——……土——……地——……与——……一位——……女——……子——……的——……胜——……利——……,——……也——……预——……示——……着——……一——……个——……更——……加——……复——……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