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官械民护(2 / 2)

而根据这道新令,陈大柱毁坏水车,除已受枷号外,还需照价赔偿工料损失。虽知他家徒四壁,县令仍判其变卖家中仅有的薄田三分,得银五两,赔偿予李青禾工坊。

这五两赔银送到工坊时,张寡妇等人还觉不解气,嘟囔着那水车岂止值五两。

李青禾拿着那五两银子,却另有一番计较。水车已由沈明远修复,并未花费多少银钱。这赔款,与其入库,不如用之於众,使其效用最大化,也让这“官械民护”的法令,更具象地惠及众人。

她想起工坊和棉田所用铁锹、锄头等物,因使用频繁,常有损坏,尤其是木柄与铁刃连接处易松动,铁刃也易磨钝崩口。

“用这五两赔银,”李青禾吩咐道,“去铁匠铺,定制十把加厚加重的精铁锹头,再打制二十副上好的锄刃。要求刃口加钢,务必坚韧耐用。另外,所有铁锹木柄与铁头连接处,皆用铁箍加固!”

五两银,若买现成农具,能买不少,但若定制精品,却也刚好。很快,十把闪着青黑色幽光、分量十足、加固了铁箍的新式铁锹,和二十副厚实锋利、刃口包了钢的锄刃,便被送到了工坊。

这些新农具一投入使用,立刻显出不同。挖土更深,除草更利,且极其坚固耐用,大大提高了劳作效率。

李青禾并未将它们据为工坊独有,而是立下规矩:此批农具乃官家赔款所购,属“公器”,由工坊统一保管维护。乡邻若有急需,如翻地、开渠等重活,可来租借使用,只需用后清洗归还即可。若有损坏,需照价赔偿。

此举再次赢得乡邻赞誉。那五两赔银,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化作了十把铁锹、二十副锄刃,实实在在地服务于农耕,也时刻提醒着众人“护械”的重要性。

塘埂方向。夕阳下,几个佃户正借着工坊的新铁锹开挖引水小渠,干得热火朝天。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在远处。浑浊的目光……掠过那些结实耐用的新农具,又望向县衙方向。

枯槁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一个低哑的、仿佛也带着金属质感的声音,缓缓地吐出:

“……械——……”声音顿了顿,似在衡量这法令的重量。“…——护——…”“…——利——…”下颌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对秩序与公益得以彰显的深沉认可,向下一点。“…——实——!”

“械护利实——!!!”

声音落下。他转身。步履沉缓。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田地里,新打的铁锹翻起油黑的泥土,闪烁着——……法——……度——……与——……共——……益——……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