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外,秋风萧瑟。林惊澜一行人随纪纲策马疾驰,直奔皇城。柳如絮与林惊澜并肩而行,心中思绪万千。自从得知身世真相,二人之间似有一层无形的隔阂。
\"惊澜...\"柳如絮轻唤一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林惊澜转头看她,目光复杂:\"无论你是谁的女儿,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柳如絮。\"
柳如絮眼眶微热,正欲回应,前方纪纲突然勒马:\"到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巍峨的朝阳门矗立眼前,城楼上禁军林立,戒备森严。纪纲取出金牌,高声道:\"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奉旨带人觐见!\"
城门缓缓开启,一队锦衣卫迎出,为首之人竟是失踪多日的朱大常!
\"朱师叔?\"林惊澜惊讶道,\"您不是...\"
朱大常哈哈一笑:\"道爷我哪有那么容易死?那日'千面郎君'假扮我时,真身早被纪大人救走了!\"
纪纲解释道:\"下官早知幽冥教会派人假冒,故设下此计,引蛇出洞。\"
沈星移眉头紧锁:\"这么说,太湖医仙庄遇袭也是...\"
\"正是下官安排。\"纪纲坦然道,\"为取信于'鬼面佛',不得不让诸位涉险,还望海涵。\"
林惊澜心中疑云更深:这纪纲行事诡秘,究竟是忠是奸?
众人随纪纲入宫,穿过重重宫门,来到武英殿外。纪纲止步道:\"皇上只召见林公子与柳姑娘,其余诸位请随我去偏殿歇息。\"
玄苦大师伤势未愈,由疯道和李慕白搀扶。他低声道:\"惊澜,如絮,无论发生什么,切记冷静。\"
二人点头,随太监入殿。殿内烛火通明,永乐帝朱棣端坐龙椅,身旁站着个意想不到的人——阿紫!
\"阿紫姑娘?\"柳如絮惊呼,\"你怎会...\"
阿紫嫣然一笑,蹦跳着来到柳如絮身边:\"柳姐姐,我没事啦!皇上的御医可厉害了!\"
朱棣年约五旬,面容威严,双目如电。他打量二人片刻,突然开口:\"林惊澜,柳如絮,可知朕为何召见你们?\"
林惊澜不卑不亢:\"微臣不知,请皇上明示。\"
朱棣从案上拿起一物——正是《玄甲天书》!\"你们可知这天书中记载了什么?\"
柳如絮谨慎答道:\"微臣未曾翻阅,不敢妄言。\"
朱棣长叹一声:\"这天书乃太祖所留,记载了一个惊天秘密——建文帝并非太祖嫡孙!\"
\"什么?\"林惊澜与柳如絮同时惊呼。
朱棣继续道:\"当年马皇后不育,建文帝之父乃抱养之子。太祖临终前将此事记于天书,命心腹大臣保管,以待后世明察。\"
林惊澜脑中轰然:若真如此,当年靖难之役...
朱棣似看穿他心思:\"不错,若朕早知此事,何须大动干戈?\"他话锋一转,\"你们父亲林镇远、柳天风,为建文帝所蒙蔽,誓死效忠,实为愚忠。\"
柳如絮忍不住反驳:\"皇上,我父...林镇远大人是为...\"
\"为保护你们而死。\"朱棣打断道,\"朕今日召你们来,就是要还你们一个公道。\"
他拍了拍手,屏风后走出两人——竟是林惊澜以为早已死去的母亲李氏和柳如絮的生母沈青萝!
\"娘!\"柳如絮泪如雨下,扑入沈青萝怀中。
林惊澜却警惕地站在原地:\"皇上,这...这不可能...\"
李氏含泪道:\"澜儿,真的是娘。当年燕王...不,皇上派人捉拿我们时,是玄苦大师和沈星移设计救出了我们。\"
阿紫蹦到林惊澜面前:\"是我爹安排的!我爹就是沈星移,他其实是我养父,真实身份是建文帝的贴身侍卫!\"
信息太过震撼,林惊澜一时难以消化。朱棣又道:\"朕知道你们难以相信。这样吧,三日后孝陵祭祖大典,朕会当众宣读《玄甲天书》,为这段公案做个了断。\"
离开武英殿,林惊澜与柳如絮心事重重。在偏殿与众人汇合后,将殿内所见详细告知。
疯道捻须沉吟:\"奇怪...若皇上所言属实,为何要等到祭祖大典才公布?\"
李慕白点头:\"更奇怪的是,他为何要特意告诉你们两个?\"
沈星移——或者说,阿紫口中的\"养父\"——此时面色凝重:\"恐怕其中有诈。真正的沈星移已死在太湖医仙庄,那殿内的'沈青萝'必是假冒!\"
\"什么?\"柳如絮如遭雷击,\"那...那殿内的娘亲...\"
\"很可能是'千面郎君'所扮。\"玄苦大师沉声道,\"老衲怀疑,皇上也被幽冥教控制了。\"
林惊澜突然想到一事:\"阿紫!她举止反常,与之前判若两人!\"
众人正商议间,纪纲匆匆而来:\"诸位,皇上已安排诸位在锦衣卫衙门暂住。三日后祭祖大典,还请林公子与柳姑娘务必到场。\"
离开皇宫时,林惊澜注意到守卫的锦衣卫眼神呆滞,行动僵硬,似被药物控制。更奇怪的是,宫墙上停满了那种诡异的黑鸦,血红的眼睛在夜色中格外瘆人。
锦衣卫衙门内,众人被安排在一处独立院落。确认四周无人监听后,疯道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这是在太湖时,阿紫偷偷塞给我的。\"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真皇上被囚煤山,假皇上是'鬼面佛'。\"
\"果然如此!\"李慕白击掌道,\"那殿内的朱棣是'鬼面佛'假扮的!难怪他知道《玄甲天书》内容!\"
玄苦大师分析道:\"'鬼面佛'假扮皇上,必是为了在祭祖大典上搞什么阴谋。\"
林惊澜想起父亲信中提到的:\"三月三日...各派刺杀皇上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