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遗书上的箭术没有等级划分,这只是初唐军方和江湖达成的共识,将箭术划分等级。
陈舟现在才有功夫仔细浏览武悼天王遗留下来关于箭术的提升诀窍。其一,心态呼吸。
稳定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物干扰,冥想、呼吸调整,使射击时达到最佳状态。
其二,勇气和决心。一名强大的箭术大师,在面对生死攸关时刻依旧要保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击杀敌人。
其三,力量和控制、风速和风向。箭矢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风向风速干扰,在不同环境下,射击的力量和方向要适当调整。
在军营内陈舟只进行基础训练,顶尖水准也只能达到甲下,之后便很难再次突破。直到看到冉闵遗书上的内容才明白,想突破甲下箭术到甲上甚至更高水准,需要提升的往往不再是技巧,而是一种状态和判断力。
甲下箭术已经可做到本石弓增加三十步精准命中,甲等箭术其实已经不分距离和精准度,追求的是一种射击时的状态。
陈舟冥想了许久,依旧感觉没什么想法。他不在纠结箭术,甲下已经足够用了,大唐除了尉迟敬德这种变态,其他赫赫有名的武将先锋大概也就在甲下水准。
他又继续翻开枪、槊二种武器的搏击技巧,唐初枪槊不分家,所谓招式和唐初军队训练的招式并无太大区别,扎、搕、挑、崩、滚、砸、抖、缠、架、挫、挡等基本招数。而遗书上着重强调了武器使用的熟练度。
武器熟练度代表着使用某种武器的强弱,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熟练度无疑代表对武器掌控的最高境界,譬如枪、槊技,达到上等熟练度可兼备攻防一体,三招内瞬间找出敌人搏技漏洞,一击致命。
中等熟练度则只有凌厉进攻之势,技法娴熟攻击迅猛,十合内分出胜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下等熟练度则是具备基础武器使用的招数,通常长期行伍训练都能达到这种级别。
陈舟衡量自己的槊技,按照冉闵遗书内记录,应当才刚达到中等熟练度的境界,想要提升到上等,则需要时间一点点沉淀。其中道出一句关键点,慢!
慢?
等当你武器熟练度达到上层时,敌方的招式在你眼中会被拆解,接下来的一招一式你都能快速推演,而对方在你眼中就显得很慢,因为你已经预判了他的下一招式。
原来如此。
陈舟在河西和苏尼失一战中,就能清楚感受到他比自己强,那是长时间使用突厥弯刀后,对突厥弯刀的绝对熟练度,即便陈舟在力量和敏捷性上已经高过对方,但结局依旧失败。
他根本就没推演过对方的招式,源于对各种武器不熟悉的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冉闵一生征战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他的一家之谈,在唐初并未广泛流传。
不知不觉,夜色已深,陈舟还在认真浏览着冉闵武技遗书。
在武悼天王看来,武器搏击并没有克制关系。比如枪槊等长兵器,在对战刀剑等短兵器上天然有着巨大优势。
可短武器配合身法,一旦近身贴近,那相克关系就反过来,枪槊在近距离搏斗则不占据优势。
所以在使用长武器时,要尽可能的不被敌方近身。同样的,当使用短武器时也要尽可能的突袭到对方面前进行搏技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