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应该要价再高一点的,但是价格已经定了,那再涨价也不合适,只能让兵工厂优化一下生产方式,尽量每日多生产一些。
之后,顾临渊去了研究院,查看一下纯化后的火药生产如何。
之前顾临渊和其学生们一起成功的研发出了新式无烟火药,但是这种火药生产放在这时候,生产还是有些艰难的,所以顾临渊要关注一番。
到现在为止无烟火药的制造还是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实在是这制造危险,一个月的时间,才制造出两百斤的无烟火药。
这些无烟火药都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储存。
无烟火药生产完成后,剩下的就是定装子弹的设计还有枪械的设计制造。
自行车算是解决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定装子弹也就可以列入设计生产的流程。
顾临渊找了苦师傅,还有研究院的人一起,两方合作设计一款子弹,最终顾临渊确定子弹定为7.00x40毫米的步枪弹。
没有采用后世的7.62x39这种有整有零的,直接采用整数,英制单位不适合现在顾临渊教授的学生认知,所以采用自己的标准进行。
顾临渊知道这些数字代表的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测量系统留下的遗产,而不是现代科学家的刻意设计。
这一世,顾临渊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制定规则,而不是国外的标准,而且以后必将使用的全是顾临渊的规则。
有了子弹的标准,火药的装定量也需要做定量,按照最理想的装药量,7.00x40毫米的步枪弹约1.62-1.94克左右为最佳。
这装药量也是顾临渊参考上一世7.62的装药量设计的,而且因为当前火药在质量上比不上后世,所以会多加装一点。
弹头采用的是铜质弹头,现在可没有什么覆铜钢一说,而且这研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先用标准的铜质弹头制作。
铜质弹头制作需要一整套的冲压设备,这些都是要研究院和兵工厂通力合作制造。
有了蒸汽机后,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并且还有钨,这种高硬度的金属可以制作长效的冲压设备。
这些顾临渊都给出了合理的计划和建议,剩下的就是设备的制造。
期间顾临渊还让研究院的其他学生研究一下电动机,这电动设备可是未来工业的必需品。
就是进度有些缓慢,人才不足,哪怕有着多个小学,但是每年的毕业生没有那么多,哪怕已经有了新的一批学生小学毕业,但是后续的知识还是需要学习的。
学生不似兵工厂的工匠,这些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培养。
哪怕是工匠想要升级工匠等级,也是需要在一行深耕许久,才有可能考核成功,更别说那些更高等的学生了,而且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