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拎着简单的行李走出机场,首都电视台派来的车已经等在广场上。
与预想中可能存在的京官做派不同,前来接待的电视台制片部主任李国伟异常客气,一口一个“方老板辛苦”。
方远一愣,然后反应过来了。
首都台虽实力雄厚,但头顶上始终压着央视这座大山。
对于急需推出有影响力、能带来口碑和奖项的代表作的首都台来说,星火文化这样能带来成熟剧本、当红明星和部分南方市场资源的合作方,确实是需要交好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首都台的导演和制作团队是体制内的,影视资源靠京圈太深,虽然蒸蒸日上,但京圈那边难免尾大不掉。
所以外部能联合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一是能完成台里的生产任务是第一要务,二是未来有个新的合作方向。
“方老板,导演人选方面,我们台里非常重视,推荐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同志。”
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坐定,李国伟递过一个文件夹,“这是他们的资料,都是台里的骨干,尤其擅长历史题材和正剧创作。台领导的意思很明确,全力配合,确保项目成功。”
方远接过文件夹,仔细翻看
鲁晓威、林汝为、许同均……
额,是不是有点太豪华了?
这些都执导过《渴望》、《四世同堂》或者拿过飞天奖,或是首都台元老,我这一娱乐剧,哪用得上?
而且,大牌导演不听话的。
方远笑着递回文件夹:“谢谢李主任,这些导演都是艺术家,我这小打小闹的,不敢劳烦人家,我有个人选,您看台历方便吗?”
李国伟好奇道:“谁?”
“赵宝刚。”
李国伟一愣,赵宝刚他当然知道,之前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做过编导,之前的《渴望》也是创作团队,小伙子确实不错,但是还没有独立执导的经验。
“方老板....这个,宝钢确实挺不错的,但是毕竟年轻,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不用了。”方远坚定摇头,“就他了,我跟他认识,合作起来方便点。”
李国伟恍然,关系户啊!
怎么私企也是这样啊?
嗯,不对不对,不能加这个“也”。
既然是对方钦点,那李国伟也没什么好说的:“方老板有魄力!我这就向台里汇报,尽快安排宝钢和您见面详谈具体创作思路。”
导演人选初步敲定,李国伟又顺势问道:“演员方面,方老板有什么初步构想?台里也好提前配合做一些联络和协调工作。”
“包拯定了我们公司的周杰。八贤王,我们邀请到了陈道明老师出演。女主角凌楚楚,目前考虑的是宁静。公孙策一角,我们觉得北影的王劲松非常合适。”
李国伟边听边在一个小本子上记着,又问道:“其他重要角色呢?比如那位少年展昭?”
方远卡住了。
额.....
小展昭!这个角色,恰恰是方远此行除了敲定导演外,最头疼的问题。
“展昭,以及另外几个配角,我们还在斟酌,目前有几个备选,需要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一下。”
方远用了个稳妥的说法掩饰过去。
“确定下来后,第一时间和贵台沟通。”
李国善解人意地不再追问,又寒暄了两句,起身告辞。
送走李主任,方远独自坐在房间里,感觉有点头大。
展昭找谁啊?
他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几个后世熟知的名字,但又迅速被现实否定。
释小龙最红的时候无疑是他十岁之前;但是他戏最多,吃的最饱的时候,反而是他10到16岁这个阶段。
这种小大人,太适合演“少年”系列,或者真正男一号的小时候阶段了。这个赛道的释小龙简直无敌了。
左拥右抱苏有朋,吃苦受罪释小龙么!
他那种奶凶奶凶、又能打的小大人形象,确实独树一帜,几乎吃透了那个年龄段的特型角色。
可现在,上哪儿找去?
吴京?
不行,虽然是娃娃脸,但是现在随时也快18了,跟主角团拉不开年龄差。
王宝强?
把战狼再拿过来我看看。
嗯,其实是王宝强现在应该还没练过武。
其实,就算练过武,树先生也不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