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瞑目》在上海的势头,一日火过一日。随着剧情深入,黄磊饰演的肖童,其清澈又带着忧郁的大学生气质,最后在毒品的操控下沉沦,几乎成了全城男女老少心疼和牵挂的对象。
而宁静演绎的欧阳兰兰,那种飞蛾扑火般的偏执与危险魅力,更是让人又爱又恨,成了茶余饭后最具争议的话题。
电视剧的火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广告价格的飙升。原来无人问津的片前、片后广告时段,瞬间成了香饽饽,被几家本地急于打开知名度的品牌抢破头。最终,上海的“白猫”洗洁精和“正广和”汽水分别以令人咋舌的五万元和五万五千元价格,买断了电视剧播出前后的黄金广告位。
按照星火文化与上海电视台的协议,这笔高达十万五千元的广告收入,星火可以分得其中六成,也就是六万三千元。这笔钱,虽然和柏林电影节百万美元的外汇收入不能比,但在国内电视剧制作领域,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纯利。
更重要的是,嗅觉敏锐的各地电视台采购部门也闻风而动。天津台、广东台、四川台……采购员的电话几乎打爆了星火文化的业务线。
虽然这个年代的电视台之间交易,大多还是以节目互换、广告时段补偿等“象征性”的合作为主,真金白银的少,但各家都拍着胸脯保证,在播放《永不瞑目》时,前后贴片广告的总价值绝不会低于两万元。
东边不亮西边亮,林林总总算下来,这部二十集的电视剧,最终为星火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稳稳地超过了十五万元。
电视剧不像电影,很难一口吃成胖子,但它胜在细水长流,最后零零总总加一起,超过个一百万,问题不大。
而且最重要的是,电视剧才是老百姓家里天天见的东西。
这部戏播完,黄磊、宁静这几个名字,才算真正在全国观众心里挂上号了。这比赚多少钱都值钱。
嗯,方远还是签下了黄磊、姜武和王劲松。反正肯定不会亏,尤其是未来黄磊还有音乐属性,姜武能搭上姜文的线。
而且这次和各地电视台建立了关系,以后星火的剧,发行渠道就顺畅多了。
就在这一片形势大好之下,一个意外的消息从首都传来:原本谈得好好的、几乎板上钉钉的首都电视台,突然卡壳了。采购部门的态度变得含糊其辞,只说“再研究研究”,引进《永不瞑目》的事,就这么被悬在了半空。
首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方远接到消息时,倒没有太过意外。他隐约觉得,这事背后没那么简单。
果然,没过两天,冯晓刚的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办公室,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尴尬和谨慎。
“方老板,忙呢?”
“老冯啊,不忙,你说。”
“那个……首都台的事,您听说了吧?”
“嗯,刚听说。怎么回事,知道吗?”
电话那头,冯晓刚压低了声音:“具体咋回事,我也不太清楚。不过……郑小龙郑导,托我给您带个话。”
方远眼神微凝,语气不变:“哦?郑导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冯晓刚的声音更低了,自己有点臊得慌,“郑导说……‘硕爷想跟您聊聊。’”
“硕爷?王硕?”
“对,就是硕爷。郑导说,时间地点您定,方便就行。”
方远轻轻一笑,有点蔑视京圈那帮人,这爷那爷的,但是这个人目前能量不算低,得罪了没好处,反而如果彻底绑定,利益才能最大化。
他是商人,不是为了爽就快意恩仇直接啪啪啪打脸的网文男主角。
王硕要找他“聊聊”。
那就聊聊嘛!
在这个节骨眼上,首都台的卡壳和这位京圈大佬的邀约几乎同时发生,其中的关联,不言自明。
是鸿门宴,还是橄榄枝?
他对守在旁边的姚珮芳吩咐道:“帮我订张去首都的机票。另外,回复郑导,就说我方远谢谢郑导传话,恭敬不如从命。时间就定在这个周末,地点……请‘硕爷’挑个安静舒服的地方就行。”
方远搭乘的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首都城正下着细密的春雨。他没有通知任何人,独自打了辆面的,前往王硕约定的后海附近一家门脸不起眼,但内里别有洞天的私家菜馆。
包间里,王硕早已到了,没旁人,就他一个。他歪坐在太师椅上,正就着一碟花生米自斟自饮。见方远进来,他也没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皮,用京片子招呼道:“哟,方老板,够准时的啊。来来来,坐,这破天儿,喝口白的驱驱寒。”
方远笑了笑,脱下微湿的风衣挂好,从容坐下。
“硕爷客气了,首都这春雨,是比上海凉点儿。”他也没矫情,拿起酒壶给自己也满上了一小盅。
“最近胖了啊。”方远上来先寒暄。
“我这人,遇到心烦的事儿就爱多对付两口,最近吃多了。”王硕嘴上这么说,心里也颇为自得,觉得这机锋打的可奥妙了。
但是不无羡慕的看了看脱掉风衣后,方远修长挺拔的身材。
妈的,也是个小白脸。
“那是好事。”方远呵呵笑道。
“好事?”
“那可不,硕爷那么大的腕儿,心里有事的机会能有多少?估计明年我就能看到八块腹肌的您了。”
王硕哑着嗓子哈哈一笑,拿起酒盅向方远样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方远自然也陪同干了一杯。
王硕原本想着借着卡他《永不瞑目》的机会,让方远主动服个软或者是说一下这事,他好借题发挥,但是方远偏偏不提这茬,反而跟王硕东拉西扯,从中国电影聊到国内外文学。聊到金庸方远还跟他争个脸红脖子粗的。
“硕爷,您别介意,我看您就是脱离群众太久了,金庸小说就是一等一的通俗小说!比国外最顶尖的通俗小说家并不弱!”
“我就不知道你们看金庸看的啥啊?无一不是现成的套话,三言两语就开大,用密集的动作场面使你忽略文字,或者说文字统统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的作用。”
“哎哎哎!这就对了,这么说你也承认金庸的画面感强啦?”
王硕恨恨嘬干了酒盅中的白酒,犹豫了一下:“这确实还行,但是...”
“别但是了,说明金庸的小说天生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所以流传范围....”
王硕感觉又要起了争辩的心思,猛然发现有点不对:怎么真跟他聊上啦?
虽说,跟这小子聊天还算有意思,但是正事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