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呸!你俩一个德行。
李默本来还兴冲冲地听着那些片场趣事,但是逐渐感觉到不对劲了。
他的注意力完全停留在“晓东哥”这个称呼,一股淡淡的、酸涩的滋味,不受控制地从心底蔓延开来。
他知道这很没道理,也没有资格。
解晓东和杨玉莹是同事,关系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当他听到她用那样熟稔、甚至带着一丝维护意味的语气谈起另一个如此优秀的男性时,李默还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他关掉了收音机,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隐约的虫鸣和自己有些紊乱的心跳声。
书桌上摊开的数学试卷,公式和符号变得模糊而陌生。他怔怔地坐了一会儿,才重新拿起笔,试图将注意力拉回到功课上。
唉!
烦人!
杨玉莹接下来做客了数个地方的广播节目,解晓东那边也在发力,两个人毫不避讳彼此的关系,开始频繁地提及对方的名字。
几天后,一种匪夷所思的宣传方式,开始在全国各大火车站的报摊上悄然蔓延。
那些充斥着江湖轶事、奇闻怪谈的非正规小报,突然不约而同地开始聚焦于同一个名字——杨玉莹。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内容一篇比一篇离谱:
《甜歌皇后情路坎坷,苦恋解晓东深夜垂泪》
《惊爆!杨玉莹已秘密产子,父亲疑为当红小生解晓东!》
《解晓东的痴情:片场送暖,三千情书追玉女》
文章内容更是写得有鼻子有眼,活色生香。
“……那夜,细雨蒙蒙。解晓东叩响了杨玉莹的房门。门开处,杨玉莹身着一件丝质睡裙,玲珑曲线若隐若现。解晓东不禁心头一热,强自镇定道:‘岗岗,我……我来对戏。
从拍摄《落叶归根》的第一天起,她就不由自主地、疯狂地迷恋上了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
.....
这些文章文笔拙劣,情节狗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但它们凭借着猎奇、香艳和明星八卦的叠加Buff,迅速在火车站这类流动性极大的场所传播开来。
等车的旅客花几毛钱买一份,看得津津有味,哈哈一乐,随手就扔在了座位上或车厢里,继续被下一个人捡起阅读。
“老板!你怎么能那么糟践我!”杨玉莹过来兴师问罪。
“别急别急,下个礼拜有一大批解晓东是舔狗的文章写出来,我正在加班加点写了,给其他人写的都不是那个味道。”方远赶快解释。
“不是,重点不是这个!”杨玉莹真有点委屈了。
方远笑道:“放心吧,这种报纸才有效果呢,看的人也没人会把里面的内容当真,都当明星同人看。但是潜移默化里会把你和晓东想到一起,回头我再告几个报纸,嗯,热度就起来了。”
宣传效果极佳,方远有点沾沾自喜,同时有点后悔:当初自己就不该去搞什么短剧,去起点当擦边年代文娱文写手,该多好。
哦,不行,日更超过4000的活都不是人干的。
李默是在一次放学后,在离家不远的火车站广场上,从一个摊贩那里看到这些报纸的。
当看到“杨玉莹睡衣开门”那段描写时,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一股比听到电台访谈时更猛烈、更直接的酸涩和愤怒冲上了头顶。他一把将报纸揉成一团,但是犹豫了半天,又把它收回书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