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时间:1987年初春
地点:偏僻的山村公路上,一辆中巴车里
人物:老赵、刘全有车上乘客等一干人
(刘全有戴着墨镜,坐在车上座位里,头朝着窗外,似在闭目养神。售票员高喊:“谁要屙尿,快点下车解决一下哈!”)
老赵心不在焉,他一路上没吃什么,腹内空空,自然不需要上厕所,他焦虑极了,似乎车辆停下的这十几分钟就会耽误他的行程。
......”
方远放下笔,又犹豫了一下,抄这部电影,合适吗?
按理来说,商业上最好的电影永远都是喜剧片。但是目前喜剧片你能拍得过陈佩斯去?
后世很多经典的喜剧片,想来想去来这个时代会水土不服,过几年《大话西游》都会扑街呢!
想来想去,符合现在这个时代背景的喜剧片,就《举起手来》,但问题是这种涉及抗日背景的,战争戏投资大不说,审核上也相对麻烦一点。
而且,这部是群像戏,自己手头上只有一个赵本山能用,上哪找郭达,潘子啊?
这部《落叶归根》,时代上特别贴近,反而后世上映时候因为不符合二十一世纪的背景,有点反向水土不服。
方远思考了一会:正因为市场充斥着单一类型的影片,一部气质独特、刻画真实小人物的优质剧情片,反而可能成为一股清流。
有一点很重要,现在的电影赚钱模式不是票房分成模式,而是电影制作方拍好电影以后,像各地发行公司出售拷贝,出售以后,该地票房是亏是赚就与制片方无关了。
而且,这类关注现实、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正是国内金鸡奖、百花奖,乃至国际电影节所青睐的。
一旦获奖,带来的不仅是奖金,更是巨大的品牌声望和官方认可,这能为星火镀上一层艺术金字招牌,到时候,拷贝卖的更顺畅。
而且,便宜。
演员赵本山自然不用说,剩下的就找群演都行了,我都能上!
对了,我这还有个专业演员迟智强呢。
方远不再犹豫,继续动笔。
花了一个礼拜时间,方远反复斟酌,最终才定稿,这才将《落叶归根》的剧本初稿仔细誊写清楚,装订好。
写好剧本,第一个还是得找方青松。
方青松对儿子写剧本的速度有点意外,转念一想,哦,搞不好儿子已经酝酿好几年了。这才戴上老花镜,花了一整个下午仔细读完了剧本。
他一辈子没拍过戏,也没导过戏,但是阅片量全中国国比他还丰富的人怕是不多,被那么多优秀的国内外电影熏下来,他自然有自己的审美。
当他摘下眼镜时,眼眶有些发红,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长出一口气,重重拍了拍方远的肩膀:“小远,这本子真的很不错!
“人情冷暖,世道艰难,可心里头那点善和义,都写出来了。就冲这个本子,爸这张老脸,豁出去也得帮你争一争!”
有了方青松的全力支持,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
几天后,方青松带着方远和那份剧本,拜访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