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文化为杨玉莹筹备的首场签售会,定在了周末的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门市。
消息提前几天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新民晚报》发布,签售会前一天的下午,公司在会议室里进行彩排。
现场布置得像个简易签售台,杨玉莹坐在后面,有些紧张地练习着。
“岗岗,停一下。”方远拿起她面前练习签名用的海报,忍不住打断她。
海报上,“杨玉莹”三个字写得工工整整,一笔一划,像小学生写字一样。
“你这样写,今天准备签一千个名,手得废掉不可。”
杨玉莹小声道:“老板,我……我写字不好看,怕写快了更丑,只能慢慢写,写端正些。”
方远笑了,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拿起旁边的钢笔。
“签名的关键,不是端正好看,是又快又有风格。它是你的logo,是你的脸面,得让人一眼记住,还猜不透。”
他边说边在雪白的A4纸上流畅地划拉起来,一个飘逸、灵动,带着几分抽象感的艺术签名跃然纸上。
乍一看是“杨玉莹”三个字的狂草变形,,最关键的是,在最后一笔的收尾,他巧妙地往回一带,勾勒出一个小爱心出来。
“看,就这样,不要求字好看,只要人家感觉特殊,不然就不是你去签售,是哪个硬笔书法大师去签售了。”
“多练,形成肌肉记忆,一秒一个,又好看又省力。”
杨玉莹她立刻拿起笔,一遍遍地模仿起来。
起初还歪歪扭扭,练了几十遍以后,终于写得有模有样,速度也快了好几倍。
签售会当天,上午八点不到,新华书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队伍里大多是年轻人,李默特意穿了件自以为最体面的夹克,向父母撒谎说学校补课,请了假,天没亮就出来排队。
书店大门终于开了,人群发出一阵骚动,李默的心跳也跟着队伍的节奏越跳越快。
混在密集的人群里,他随着人潮一点点往前挪,站了一个多小时,腿脚酸麻。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等待,他随着前面的人流被工作人员引导着,走进了书店大厅。临时设置的签售区用红绒绳隔开,正中央,杨玉莹就坐在那里。
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MV里的她带着淡淡的忧伤,但眼前的她,是真实的、触手可及的。
杨玉莹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脸上的妆容清淡得几乎看不出,却更衬得肌肤白皙剔透。
她正低头为前一位粉丝签名,长长的睫毛垂下来,然后,她抬起头,对那位粉丝露出一个标准的、甜美的微笑,眼睛弯成好看的月牙。
“谢谢你呀。”
下一个,就是李默了。他心跳如鼓,几乎同手同脚地走到桌前,笨拙地将新买的磁带和那本印刷精美的挂历递过去。
近距离之下,他甚至能闻到她身上传来的雪花膏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