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
冯晓刚的破锣嗓子在旧教室片场响起。
他快步走到杨玉莹面前,双手比划着:“小杨啊,不对,感觉还是不对!你刚才那眼神,太‘空’了!不是放空,是要‘填满’!填的不是具体的人,是那种……回忆的感觉,是你已经忘掉,但是没有忘掉的那个人!”
?
方远在旁也牙疼,冯导,你的头怎么尖尖的?
什么叫已经忘掉,但是没有忘掉?
冯晓刚蹲下来,仰头看着无措的杨玉莹,语气放缓:“这么着,你别想是在拍戏。你就想,你是歌里那女的,回到十年前待过的教室。
你想起啥了?是不是想起那个下午,你偷偷把情书塞进他书包里,心里小鹿乱撞?
是不是想起毕业那天,他穿着白衬衫说了声‘再见’,就再也没见过?”
杨玉莹的眼神渐渐专注起来。
“对!就这劲儿!”冯晓刚捕捉到变化,立刻肯定。
“看窗外不是看风景,是看‘过去’!眼神里要有怀念,有点甜,但更多的是时过境迁的怅惘!明白不?”
“停停停!冯导,我来试试。”方远终于忍不住插嘴。
跟一群初中文化程度都没有的人说“时光机器的怅惘”。她能明白吗?
怅惘俩字她都不一定认识呢。
“岗岗,你听我说,镜头到你的时候,你眼神里就想着你小时候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很讨厌的一个人!”
“啊?讨厌和初恋,这是一回事吗?”
“不是真的讨厌,是比如你小学时候欠你两毛钱没还的那个人,你想着他。”
“好的,我再试试。”杨玉莹深吸一口气。
“好!各部门准备!”冯晓刚没听到方远跟她说了什么,只是跑回监视器后。
“灯光,要下午三四点暖洋洋的斜光,能看到空气里灰尘在飞!摄影,给眼神特写!小杨,放松,咱们再来一条!”
这一次,杨玉莹望向窗外的眼神不再空洞。她眉梢微蹙,因为在回忆,眼珠不由自主的向右上方飘去。
“过!完美!就要这个!”
冯晓刚兴奋地低吼,扭头对角落里的方远招手,“方老板!果然能者无所不能啊,您要是干导演了,我老老实实给您做美工去。”
你又来了。
接下来,就是回忆部分的拍摄,男主角登场。冯晓刚把解晓东叫到身边。解晓东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白衬衫和卡其裤,头发梳得整齐,带着几分学生气的清爽和腼腆。
“晓东,来来来,”冯晓刚搂着他肩膀,指着杨玉莹,“你看小杨现在这状态,对吧?你待会儿要演的,就是她回忆里的那个‘他’。不用太多台词,甚至不用正脸,关键是那种感觉。要青春,要懵懂,要真诚......”
“你就想你在打球时候,为了吸引女同学,进了一个很帅的球以后,装酷的表情或者开心的笑就行了。”方远补充。
“哦哦哦!这样我就明白了。”
“明白就好!要的就是那个感觉!”冯晓刚见解晓东开了窍,比他还高兴,用力拍了他后背一下,
“各部门注意!回忆第一场,自行车等待,准备——开始!”
镜头对准了解晓东。他推着那辆老式二八自行车,斜倚在教室窗根下,他低着头,用脚一下下无意识地踢着地上的小石子,脸上带着点等待的焦灼。
“好!晓东,状态对了!保持住!”冯晓刚在监视器后压低声音,兴奋地搓手。
“摄影,推近!给他侧脸特写!对,就要那种毛头小子等心上人的局促不安和甜蜜!”
一条过。
接下来是图书馆塞书的戏。解晓东眼神紧张地四处瞟着,趁杨玉莹低头看书不注意,飞快地把一本包着牛皮纸的书塞进她敞开的书包侧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