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中央歌舞团宿舍楼。
解晓东放下手里的《文汇报》,轻轻叹了口气。
谷建芬老师的声乐培训中心,人才济济,能人辈出。他是唱得好,形象也不差,去年还上了央视的《旋转舞台》,录了那首《海上恋曲》。
可这之后呢?毫无涟漪。
在这里,他身边都是最顶尖的苗子,竞争激烈。下一步该怎么走?是继续在团里等待一个不知何时才会轮到的独唱机会,还是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各个剧组、晚会跑场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唱着?
他放下报纸,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他从小就是众人夸赞的好苗子,科班出身,可是现在却寂寂无闻,再看看人家杨玉莹,一个地方歌舞团出来的姑娘,去了星火,短短时间就脱胎换骨,红遍大江南北。
她行,我为什么不行?
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冒出来,瞬间就像野草一样在他心里疯长。
星火文化……
他对这家公司的了解,仅限于它捧红了杨玉莹,听说在上海搞得风生水起。具体干什么的,有多大,他一概不知。
但是,内心已经完全受不了按部就班等待出头机会的解晓东,突然热血上涌,完全顾不上了。
他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宿舍里踱了两步,心脏砰砰直跳。他需要做点什么,立刻,马上!
走到楼道口的公用电话旁,,凭借报纸上“星火文化”这个名字和上海区号,让总机帮忙查号、转接。
电话嘟嘟响了几声后,被接起来了。
“侬好,星火文化。”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带着明显的上海口音。
“您好,我找……找你们管事的负责人。”
他根本不知道电话该打到哪个部门,也不知道该找谁,只能这么说。
电话那头的女声似乎愣了一下:“负责人?您是指我们老板方远先生吗?他现在不在公司。您有什么事情,可以先跟我说,我可以帮您转达。”
解晓东心一横,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直接表明来意:“您好!我叫解晓东,是中央歌舞团的演员,谷建芬老师的学生,上过央视《旋转舞台》。我……我想咨询一下,贵公司现在还招不招人?我唱得挺好,形象也不错,我想试试!”
姚珮芳拿着听筒,有点发懵。
首都来的?中央歌舞团?谷建芬的学生?还上过央视?
她不敢怠慢,让对方稍等,快步走进里间办公室。
方远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新一期的《故事会》
“远哥,有个首都的电话,叫解晓东,中央歌舞团的,谷建芬的学生,上过央视,自己找上门来毛遂自荐,想问我们招不招人。”
“解晓东?主动送上门来了?”他几乎要笑出声,“快!稳住他!告诉他,我们求贤若渴!让他立刻买票来上海!车马食宿,公司全包!我亲自跟他谈!”
姚珮芳点头,回到电话前,语气变得异常热情和正式:“解晓东同志您好!您的情况我们了解了!我们方老板对您的履历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诚意邀请您尽快来上海面谈一趟,一切差旅费用由我们公司承担!您看方便吗?”
电话那头,解晓东握着听筒,大喜过望:“方便!方便!我尽快安排!”
他连忙答应。挂了电话,解晓东长长舒了一口气。
方远这边更兴奋,咱们老百姓啊,今儿真高兴!
郑钧是可以,但是毕竟还是学生,算是潜力股,扛大梁的还在发愁呢,这就自己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