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夏天,未名湖畔杨柳依依,却留不住即将奔赴天南海北的学子。
方瑶,此刻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手里攥着好几个令人艳羡的工作分配选择。
她的男友周文博,陪在她身边。
“瑶瑶,恭喜啊!最高法的调函已经下来了,去做书记员。这是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的地方,起点高,前途光明。”周文博语气欣慰。
方瑶穿着那个年代女大学生最常见的白衬衫和蓝裙子,身姿挺拔,但是却愁眉紧锁。
“文博,我知道那是条好路,安稳,体面。”她声音轻柔,“可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有点不甘心。每天埋首于卷宗,循规蹈矩,一想到那种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我心里就有点…闷。”
她转过身,看向周文博,眼睛亮晶晶的:“我听说,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法律事务部也在招人,而且偏向招收有外语能力和国际法背景的毕业生。
现在国家鼓励对外开放,涉外经济纠纷、投资协议、知识产权…这些都是全新的领域,挑战大,但天地也更广阔。我想去试试。”
周文博愣了一下,随即了然一笑。
“贸促会…确实更符合你的性子。涉外法律,这是未来的大趋势,以你的能力和英语水平,肯定能闯出一片天。”
说完这番话以后,他突然笑出声:“瑶瑶,我们俩性格真的差不多,既然你选择了更富挑战的路,那我也说说我的打算。”
“嗯?你不是去部委,然后过几年去基层吗?”
“国家现在鼓励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不打算进机关了,我准备…下海。”
“下海?”方瑶微微吃惊。
“对!我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打算凑一笔启动资金,去中关村。那边已经有不少科技公司在冒头了。
我们不做硬件,那个门槛太高。我们打算从软件和计算机技术服务入手。比如帮企业做财务管理系统、汉化国外的软件、甚至未来可以做计算机培训。这是一个全新的蓝海,我相信,未来绝对是计算机的时代!”
他的选择,比方瑶的更加大胆,甚至有些惊世骇俗。放弃分配的金饭碗,自己去闯荡,在八十年代末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远见。
方瑶看着他眼中燃烧的火焰,她忽然笑了,所有的担忧都化为了支持:“好!计算机…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比跟老古董条文打交道酷多了!我支持你!”
两人相视一笑,互相击掌为盟。
方远收到姐姐的信以后,真的是百感交集。
姐、姐夫,你俩才是重生者吧?之前叫我写计划书我就怀疑了,虽说你说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计划书,只是让我详细写下方案而已。(只要我不承认,之前的bug就不是bug)
但问题是,这俩个风口,怎么都被你们抓住了?
尤其是我的亲亲姐夫,嗯?什么?我之前说他穷逼?瞎说,莫欺少年穷!
不对啊,这么早就搞软件了,按理来说应该飞黄腾达了,后世咋没听说过这号人啊?
方远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己的重生,给了姐姐很多建议,方瑶最终选择了周文博。原本世界线的周文博,找了一个保守内敛的姑娘,最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厅级干部而已。
而已。
妈的天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