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姚珮芳那吃瘪的方远,把怒气发泄到了张航身上。
“老张!过来!”方远表情严肃地不像话。
张航一脸茫然地走进去。
方远指着桌上厚厚一摞书和打印材料:“这些,你的新任务!”
张航凑近一看,头皮瞬间发麻!
最上面一本是《音乐知识手册》(1985年版),封面印着五线谱和乐器图案,纸张都有些发黄了。音乐家及其代表作》,还有一沓打印出来的《青歌赛历年综合素质考核题库(1984-1986)》,密密麻麻全是字!
“这……这是啥?”张航声音有点发干。
“你的文化课教材!”方远敲了敲桌子,“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考核’,考的就是这些!音乐常识、音乐史、著名音乐家、作品背景、甚至还有点文艺理论!占分15%!”
说实在的,青歌赛后来停办可太可惜了,音乐节目上的“行测”环节可太好看了。
张航看着那堆书,感觉比抱着十把吉他还要沉重。他拿起那本《音乐知识手册》,随手翻开一页,上面写着:“交响乐队的编制通常包括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
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定音鼓、三角铁……
初中都没念完的张航瞬间头皮发麻:“老板,我不懂啊!”
“不懂就学!”方远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从现在起,除了练歌,你每天至少抽出四个小时,给我啃这些书!背!死记硬背也得给我背下来!”
“方老板……我……”张航还想挣扎一下。
方远不理他,直接转身离开。
从那天起,张航的“魔鬼特训”正式拉开序幕。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九部交响曲……第三部《英雄》……第五部《命运》……第六部《田园》……第九部《合唱》……”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
“《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光未然词……分八个乐章……”
“中国民歌按地域分……西北民歌……高亢嘹亮……信天游……花儿……江南民歌……婉转细腻……小调……采茶调……”
他抱着那本《音乐知识手册》,像抱着救命稻草,又像抱着烫手山芋。
不是,我有这脑子,我当年不就考大学去了吗?
迟智强在旁边幸灾乐祸。
“你不行啊,老张,我在旁边听都会背了。”
“那是,人老迟蹲号子的时候,管教就夸狱规背的最快。”方远心想:这是你自己找上门的啊。
“......”
张航:你是不是忘了我也蹲过。
“呈示部……展开部……”张航重复着,眼神空洞,“……记不住啊!”
“记不住也得记!”方远板着脸,“想想监狱里背监规!比这难背多了!你不是也背下来了?”
演都不演了是吧?
最让张航崩溃的是做模拟题。方远亲自当考官,拿着题库提问:
“张航!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叫什么?”
“……《英雄》?”
“对!第五呢?”
......
唉!珮芳又约了几次呢,还是不理我...惆怅啊!
“发什么呆呢!继续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