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厂的自研系统,早于金橘的莲花oS,是2016年立项的,2017年完成1.0技术验证。
但在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得到太大重视,就像菊厂的其他很多项目一样,只是处于一种技术储备状态。
其实,在很多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内部,都有类似项目。
包括被无数人吐槽,只会写轮眼的企鹅,内部也有不少新技术和新产品,没被放出来。
原因很简单,创新是有风险的,而资本对风险的厌恶,几乎是一种本能。
初创公司可以为了一个成功的可能,拼上一切。
大公司却要慎重得多,在没有跑通商业逻辑之前,很少有亲自下场的。
顶多丢出一些小钱,让初创公司进行验证,等验证通过,再追加投资,或亲自上阵。
说回菊厂的自研系统,从2016年立项,到2017年完成1.0技术验证,再到2018年脱离实验室,成为正式项目,用了整整三年。
而项目之所以能转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菊厂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正是在2018年,大漂亮四大运营商之一的At&t,突然放弃之前谈好的,与菊厂的合作。
然后,大漂亮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停止从菊厂采购并销售手机。
这两件事,一件发生在1月,一件发生在3月,而菊厂自研系统转正,发生在5月。
紧接着,8月大漂亮禁止官方机构采购菊厂产品,12月菊厂首席财务官在加麻大被捕。
同时,五眼联盟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对菊厂出手。
等到去年,谷歌暂停与菊厂的部分合作,逼得菊厂,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自研系统上,并投入了大量资源。
但菊厂不是金橘,没有研发卡和灵感卡加持,即便把员工的发条拧到极限,在短时间内,自研系统也难以完成。
讲到这里,任总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国产手机行业,唯一一家在做自研系统的公司。
我说的是正式立项,不是实验室那种。
当莲花oS横空出世,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此之前,我们的小伙子,谁都不服。
哪怕你们抢先研发出,水滴全面屏和挖孔屏,也以为只是运气好,或专注于这一方面。
但莲花oS的出现,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特别是最近,G7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无比钦佩。”
说着说着,任总停下歇气。
他没有说的是,G7的表现,不仅让他们钦佩,还让菊厂内部许多高管,感到有些迷惘。
莲花oS珠玉在前,他们还有必要研发自己的系统吗?
如果没有莲花oS,只有他们一家自研系统,海外暂且不说,国内的生态问题应该能解决。
可现在的问题是,莲花oS比他们先推出,比他们更完善,甚至在海外也大受欢迎。
退一步讲,就算菊厂的生态问题能解决又如何?
国内手机市场,金橘先拿走一大块,剩下还有oV、大米等厂商分食,他们能得到的份额,根本不足以支撑现有投入。
想要活下去,并发展壮大,只能放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