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等西方公开对封锁,再出来力挽狂澜。
要不然,提前暴露的话,只会让自己提早进入他们视线,产生很多本可避免的麻烦。”
说实话,要不是鹏城国资委先斩后奏,他连找专家团检验,都不太支持。
国资委代表微微皱眉:“那接下来的测试和量产准备呢?”
“测试肯定要做,量产准备也要进行。只不过,主要目的,是做工艺研究,和供应链培育。我觉得,接下来最紧要的,还是28n甚至14n光刻机的研发。”
江晟的话,让这位代表有些难以理解:
“65n光刻机虽然比不上阿斯麦,但也有很大市场,你投入了几十亿,好不容易看到成果,就不想尽快回本?”
江晟认真地点点头:“如果只是为了回本,我就不会投资光刻机了。之前,我和你们说过,做好了长期亏本的准备,现在还是一样的态度。
而且,我只说现在最要紧的,是研发下一代光刻机,又没有说不搞量产,说这话主要是希望,臧教授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另外,65n光刻机量产的最大意义,不是帮我回本,而是培育上游供应链,只有让他们赚到钱,他们才有动力去搞研发。”
听到这里,之前一直没说话的臧教授,突然出声道:
“28n,甚至14n光刻机,研发难度比65n要大得多,可能10年都完不成。不,应该说,单凭我们,可能永远都完不成。”
“为什么?”
江晟与鹏城国资委的代表,全都一惊。
臧教授叹了口气,道:“之前我说过,65n氟化氩光刻机,之所以能这么快完成研发,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零部件要求不高,很多配件不需要研发攻关,供应商就能做得出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沾了沪城微电子的光。他们虽然研发速度慢,但项目启动早,许多供应商也跟着启动了研发。
但28n不一样,它对零部件要求更高,国内的供应商,现有技术几乎都不合格,要专门攻关。
这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还要安排人才,肯定会耽误其他研发项目,他们是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花太大力气在这上面的。
而且,这么多零部件,只要有一个卡住,整个项目都会被卡,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江总你不再追求,核心零件的国产化,可以直接找国外的厂商,如阿斯麦的供应商供货。”
“那肯定不行!”
江晟皱眉,找国外供应商肯定不行,就算他们愿意供货,并配合研发,等28n光刻机研发出来,贸易战也应该打到这个领域。
他想了想:“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投资呢?不管是入股,或委托研发,都可以。”
“江总,你这个办法确实可以,却忽略了一个现实,一百多家供应商,数以十万计零部件,你要投资多少钱,才能让整个供应链,配合我们的节奏走?”
“多少钱?”
“至少1000亿,只多不少!”
“……”
臧教授的话,让江晟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