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韶华的事哥多少听说过,你以前怎么看她,我不知道,但我认识的韶华,是个极其聪明却从不自满的人。”
“市局里的人都知道韶华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嫌疑人,说她记忆力好。可再好的刀不磨也会钝啊,”
严涛顿了顿,继续说道,“你要是有空,去她办公室的书架上看看,每一本书都有她的注解。
你以为今天她是运气好凭空猜测?不是的。你去看看她那一排心理学书籍就知道了。我几乎从没见她在空暇时间玩手机,就算看手机,也都是在看专业资料,她到现在还保持着一天一本书的阅读速度。”
“以前我以为她就是随便翻翻,直到有一次找她借书,”严涛回忆道,“那本书里,黄色记号笔标着重点。
蓝色笔写着其他专家的不同见解,绿色笔是她自己更认同的观点,红色笔则用来标注错误,还会详细写出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什么。
读她标注过的书,简单明了,看标注就能掌握全书精髓。有空的话,你真该去看看。”
后来,余睿真的找机会去了韶华的办公室借书。
推开办公室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靠墙的巨大文件柜,里面满满当当全是书。
从中外名着到动植物百科,从医学典籍到心理学专着,犯罪心理学、急救百科、华夏地理、法医入门,甚至还有成套的高中课本,种类繁杂却摆放得整整齐齐。
他随手抽出一本《犯罪心理学》,翻开扉页,密密麻麻的注解映入眼帘,各种颜色的标记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有力。
他又抽了一本《法医入门》,里面不仅有标注,还有她手绘的简单解剖图,标注着关键部位。余睿不得不承认,韶华的优秀远超他的想象,甚至优秀到让他自惭形秽。
想到自己以前对她的追求不屑一顾,甚至觉得她是在浪费时间,余睿心里就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憋闷得厉害。
似乎是喜欢他,才让她无法释放自己的光芒一样。好像是他耽误了她。
沈家夫妻接到儿子沈韶光的电话,听说姐姐韶华每天晚上都在给他和朋友们补习功课,两人既欣慰又安心。
沈夫人握着手机,嘴角止不住地上扬:“你看咱们家韶华,现在越来越懂事了,韶光也终于收心学习了,姐弟俩感情这么好,真是没白疼他们。”
沈康坐在一旁,放下手中的文件,也露出笑容:“是啊,韶华既然有时间给他们补课,说明工作也没咱们想的那么忙,危险系数肯定也低,这样我就放心了。”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满心都是对女儿的骄傲和对儿子的期许。
这天上午,沈康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光明一中的校长。他心里“咯噔”一下,和妻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