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往炉子里添了把松枝,火星子地窜起来:念慈,你当咱的优势是几张纸?他指了指窗外的裁剪间,是小石头娘她们认的字,是刘会计摸熟的算盘,是张大山盯着的质量。他从怀里掏出系统新解锁的联营模板再说了,把她们教会了,才能一起挣钱。
王念慈没说话,指尖轻轻划过模板上的资源入股四个字。
转天晌午,小石头娘攥着块油乎乎的布冲进屋,鼻尖冻得通红:靖哥!
松山屯的大姐塞给我两斤豆油,说......说让我透透底!她展开布包,豆油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我、我没敢收!
杨靖盯着那油笑出了声,转头对王念慈道:把仓库里的边角布料拿两卷。见小石头娘急得直摆手,他拍了拍她肩膀:咱不收礼,但得回礼。布卷递过去时,他指了指边角上的碎花:给孩子们做书包,就当学费。又压低声音,再跟她们提提,要是想用咱的牌子,得拿麻线入股——她们屯的麻线又韧又细,比供销社的强。
张大山蹲在门口听着,猛地把烟袋锅子往地上一磕:你这是要搞买卖?
叔,咱这是联营。杨靖拽着他去看账本,手指点着柳河屯的染布记录,她们用土靛染布,一尺省三分钱;松山屯编的草鞋,防滑又结实。
咱出技术、出牌子,她们出料、出力,做成三屯联名的东西......他画了个圈,赚的钱一起分,不比各干各的强?
张大山盯着账本上的数字,摸了半天才摸出句:你小子,这哪是藏一手,是把尾巴变成长线了!
一周后的清晨,刘会计的算盘珠子响得比公鸡打鸣还欢。
他扒拉着账单,墨水溅在蓝布衫上都没察觉:柳河屯供布,咱加工,松山屯分销——这三屯联名儿童棉袄,每件多赚一毛五!他猛地站起来,差点掀翻了桌子,照这势头,明年能连十个屯!
杨靖看着系统提示的金光,“跨村经济网络”达成几个字晃得他眼晕。
窗外雪地里,一串新踩的脚印通向村外——是松山屯的妇女来送第二批麻线了。
他哈了口热气在玻璃上,画了道歪歪扭扭的线:取经的来了,火种也该撒出去......
靖哥。王念慈举着张画纸凑过来,油灯映得她眼睛发亮,我设计了新商标——三只手托着三颗星星,代表三个屯。
杨靖摸了摸她发梢的线头,突然听见院外传来小石头娘的大嗓门:赵嫂子!
明儿上我家来啊,咱七户得合计合计......
他望着暮色里渐次亮起的灯,心里有团火慢慢烧起来——等过些日子,这火怕是要烧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