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83章 县长点名要见我,我躲进了豆腐坊

第283章 县长点名要见我,我躲进了豆腐坊(2 / 2)

这味儿引来了张大山。

他扛着铁锹从地头回来,路过豆腐坊时探头一望,当场皱起眉头:“杨靖!你不在夜校改作业,跑这儿推磨干啥?”

“大山叔,这叫‘深入基层’!”杨靖推磨的动作没停,额头冒出汗珠,“刘会计说要把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结合,我不得带头学学?”

张大山把铁锹往地上一杵:“结合个啥!昨儿小石头他娘还说,孩子们等着听你讲‘为啥拾粪能换识字卡’——”

“哎哎哎,大山叔你看!”杨靖突然指着木盆里的豆浆,“李叔说点卤水要‘一慢二看三停’,跟赶大车似的,这学问不比算术题少吧?”

张大山被他说得一噎,凑过去看了两眼,到底没再说什么,扛起铁锹走了。

临出门时嘟囔:“这小子,鬼点子比豆腐渣还多。”

杨靖望着他的背影,悄悄松了口气。

他早让刘会计去召集夜校老师、缝书小组和家长代表开“复盘会”,这会儿该在队部屋吵得热闹呢。

果然,晌午时分,小石头娘风风火火冲进豆腐坊,手里挥着张油印的纸:“小靖!小靖!刘会计让我来喊你——咱那册子编出来了!”

杨靖放下磨棍,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念来听听?”

“第一章,‘妇女能顶半边书’——”小石头娘清了清嗓子,“‘在生产队领导下,妇女们自发用旧布缝识字卡,把‘一’字缝在裤腰上,把‘二’字缝在褂子扣眼儿,孩子们穿衣服就认了字’。”她念到这儿,自己先笑出了声,“第二章更绝,‘拾粪拾出个算术班’——‘孩子们比着拾粪,你拾五筐我拾七筐,自然就会算加减了’!”

杨靖接过册子,见上面还画着插图:缝字的花布衫、堆成小山的粪筐、孩子们举着识字卡围着磨盘跑。

他翻到最后一页,落款工工整整写着“平安屯劳动教育经验整理小组”,没提一个“杨靖”。

“这写的不就是咱自个儿?”小石头娘戳着插图里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可咋听着这么像先进集体呢!”

杨靖把册子往怀里一揣:“本来就是咱自个儿的事儿,只不过换个说法。”他望着窗外晃动的树影,心里盘算——等县教育局的人来了,就把这册子往上一递,再让张大山说他去县农机站修犁了……

三天后,县教育局的蓝布衫干事踩着露水进了屯子。

他背着个黑皮包,见人就笑:“同志,请问杨靖同志在吗?”

张大山正蹲在队部门口修犁,闻言“噌”地站起来,腰板挺得比犁耙还直:“杨工啊?今儿一早被派去县农机站修犁了,说是那台东方红拖拉机的犁片卡了石头,得三天才回!”

刘会计适时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捧着新印的册子:“同志,这是大伙儿一起写的总结,您先看看?”

干事接过册子,翻到“拾粪拾出个算术班”那页,嘴角慢慢往上翘。

他又翻到“妇女能顶半边书”,见插图里的花布衫针脚歪歪扭扭,倒比画得周正的更鲜活。

“这比写八股文章强多了。”他抬头笑,“能再给我两本不?领导爱看实的。”

杨靖躲在豆腐坊后窗,看着干事揣着册子走远,这才拍了拍身上的豆渣,往家走。

王念慈正站在院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块湿毛巾:“县上的人走了?”

“走了。”杨靖接过毛巾擦脸,“还多要了两本册子。”

王念慈帮他拍掉肩上的豆渣:“现在你是‘失踪的功臣’了。”

杨靖望着夜校方向——那里已经亮起了灯,孩子们的读书声飘过来,混着炊烟的香。

他轻声道:“功劳藏进土里,才长得出更多苗。”

当晚,百里外的县政府办公室,那页批示旁多了行红笔批注:“当事人暂缺,但经验扎实,建议先行推广,人可后补。”

而松江县的各个公社里,通讯员正把一叠叠油印的《平安屯劳动教育经验》塞进邮包。

他们不知道,这些带着豆香和灶灰味儿的册子,正顺着松江河的水,往更远处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