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82章 手册发到县里,县长问“谁是杨靖”

第282章 手册发到县里,县长问“谁是杨靖”(1 / 2)

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火星,杨靖低头吹灭,墨香混着新纸的清苦气漫开来。

二柱子的铅笔在“粪筐算术题模板”页角戳了个洞,正吐着舌头用指甲盖压平:“杨哥,我画的粪筐比张叔家的还圆不?”

“圆得能滚下山。”杨靖捏了捏他沾着炭灰的耳朵,转头看向王念慈。

她正俯身在缝纫机前,枣红色灯芯绒外套滑下半边肩膀,脚踩踏板的动作像踩高跷似的——这台老缝纫机还是上个月用系统兑换的,此刻正“咔嗒咔嗒”给手册封面压出整齐的线脚。

“念慈,针脚再密两针。”他敲了敲桌沿,“手册要往县里送的,得经得住翻。”

“知道啦。”王念慈头也不抬,发梢扫过机头,“你当我是缝补丁呢?这封面用的是队里织的粗布,染了槐树皮汁防蛀,比供销社卖的账本结实。”她忽然停了手,指尖蹭过封面上歪歪扭扭的字——“劳动教学指导手册”,是小石头娘闺女用红漆写的,“就是这字……”

“多好啊。”杨靖抽走她手里的线团,“歪是歪了点,可像刚学步的娃,带着股子冲劲。”他翻到内页,刘会计正戴着老花镜逐页核对:“第三页‘布票换书页登记表’,上个月实际换了二十三张识字卡,这里记成二十四——二丫她娘拿半尺布票换的是两张,我记错了。”

“刘叔您这是要把手册当工分本查?”张大山蹲在门槛边,怀里抱着个蓝布包,“我那‘队里记工常见错字表’可别给漏了。”他掀开布包,露出张皱巴巴的纸,“‘工’写成‘土’,‘分’少个刀字头,上回记工员把我家多记了七分,气得我媳妇骂了半宿——这表能少多少架?”

“漏不了。”杨靖把纸小心夹进手册,“您这可是‘群众智慧’,比我写的管用。”他抬头扫过满屋人:二柱子还在画粪筐,小石头娘闺女趴在王念慈腿上描配图,刘会计的算盘珠子拨得山响,张大山搓着沾了草屑的手直乐——活像把整个夜校都塞进了这三十本手册里。

“每本都夹张‘劳动笑脸’。”杨靖突然说。

“啥?”张大山瞪圆眼睛。

“孩子们画的。”王念慈笑了,从抽屉里摸出一叠皱巴巴的纸,“二柱子画的拾粪笑,小石头画的插秧笑,还有小芳画的——”她举起一张,上面是个圆脑袋姑娘,嘴角咧到耳根,“这是她用布票换书页那天,说要把高兴夹在书里。”

张大山凑过去看,突然用粗指头戳了戳画:“这小芳咋没鼻子?”

“她拿树枝在地上画的,被鸡踩了一脚。”二柱子抢着说,“杨哥说不碍事,缺鼻子的笑也是笑。”

杨靖没接话,低头把画一张张夹进手册。

油灯在他鼻梁投下影子,照得那些歪扭的笑脸忽明忽暗——倒真像他说的,缺鼻子少眼睛又怎样?

那是泥里蹦出来的欢喜,比年画里的娃娃鲜活。

三十本手册用麻绳捆好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王念慈打了个哈欠,把最后一叠线团收进木盒:“明儿让张叔捎去公社吧?”

“明儿?”张大山刚灌下碗苞米糊糊,被呛得直咳嗽,“你当送鸡蛋呢?公社离咱这二十里地,我挑粪都没挑过这么远!”

“就当挑粪。”杨靖把麻绳往他肩上一搭,“这手册比粪金贵——能肥了十里八乡的娃。”

张大山嘟囔着走了,杨靖蹲在门槛上看他背影。

晨雾里那抹蓝布衫晃得像片浮萍,他摸了摸兜里的系统面板——积分涨了三百,提示是“集体智慧结晶”。

倒不是多稀罕积分,他盯着“万元户”进度条上刚冒头的小绿点,突然笑出声:系统到底没他懂,这手册哪是“结晶”,分明是颗种子。

接下来的半个月,平安屯像被按了慢放。

杨靖每天去夜校教孩子们认“积”“分”“本”三个字,王念慈带着妇女们用旧布拼识字挂图,张大山隔三差五蹲在村口树底下望,望得树底下的土都被他踩出个坑。

“别望了。”刘会计敲着算盘,“手册到公社得三天,公社到县里得五天,县里批不批还两说——”

“批了!”

张大山的嗓子突然炸在村口。

他跑得比追兔子的狗还快,蓝布衫扣子崩了两颗,手里举着张皱巴巴的通知:“县教育局派人来了!说要见编手册的人!”

杨靖正给二柱子补算术题,铅笔“啪”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