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52章 春雷过境,织网破土

第252章 春雷过境,织网破土(1 / 2)

雪粒子还在往衣领子里钻,杨靖正蹲在牛棚前给老黄牛添草料,忽听得院外传来铃铛脆响。

抬头就见个戴狗皮帽子的后生,骑着快被雪埋了半截的自行车冲进来,车后座绑着的油纸包往下滴水——也不知在雪地里摔了多少回。

杨、杨主任!后生跳下车,棉鞋在雪地上踩出个深窝,三岔河镇陈主任派我来的!他抹了把脸上的雪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张皱巴巴的信纸,陈主任说,他们镇里半年没见新布了,娃子们的棉袄都露棉絮,早听说您这儿的铁骨棉经穿......

杨靖接过信纸,指腹蹭过上面洇开的墨迹,抬头时正撞上进门的王念慈。

她手里端着热姜茶,发梢还沾着晒布场飘来的棉絮:这雪下得邪乎,他这一路怕得骑了三个时辰。

三个半!后生赶紧接话,我过李家沟冰面时摔了两回,车链子都断了,是陈主任让我借的供销社的车——他突然意识到说多了,搓着冻红的手直跺脚,杨主任您给个准话,我们陈主任说了,只要能换着布,啥条件都应!

杨靖没接话,目光扫过后生冻得发紫的耳尖。

系统面板在眼前浮起,【区域代理请求】的提示框闪着淡金色,可他没急着点确认。

上辈子送外卖时他就懂,急单容易漏汤,这织网的活计,更得慢慢来。

刘会计。他提高嗓门喊了一嗓子。

正在晒布场核对票根的刘会计闻声跑过来,眼镜片上蒙着层白雾:

带两个人去三岔河。杨靖把信纸递过去,查查他们的工分本咋记的,奶站有几个,副业队能纺多少线。他又转头对后生道,你先喝碗姜茶暖暖,等刘会计回来,咱再谈。

后生张了张嘴,王念慈笑着把姜茶塞进他手里:杨靖这人轴得很,去年给张婶子修犁,还非得先看犁铧磨了几道沟呢。

等后生捧着茶蹲到灶屋烤火,王念慈戳了戳杨靖的胳膊:你就不怕老陈等急了?

急啥?杨靖望着院外飘雪,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门框,上回黄家洼要代销,我没查清楚就给票,结果他们拿拾粪积分兑布,转头把粪倒河里——现在那片地还臭呢。他掏出兜里的布票样本,蓝边印着平安织造四个字,网要织,但得一根一根来,断一根,全网不牢。

王念慈忽然笑出声,伸手替他拍掉肩头的雪:你现在说话,倒像我爹当年带文工团排戏,说台步得稳,腔才能圆

七日后,刘会计裹着一身寒气冲进队部。

他怀里抱着个磨破边的工分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三岔河各户的工分、拾粪数、护牛天数:那镇的副业队能纺粗线,奶站收的奶渣子能换粮,最妙的是——他翻开工分本最后一页,他们早用鸡蛋换盐票的法子,百姓对积分兑换门儿清!

杨靖眼睛亮了。

他抄起桌上的狼毫笔,在地图上三岔河镇的位置画了个圈,墨迹晕开,像朵待放的花:

签协议那天,三岔河镇的老陈裹着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攥着钢笔的手直抖:杨主任,您说要啥条件?

场地、人手,咱镇都给!

三不。杨靖伸出三根手指,不派干部,不控账本,不分利润。

老陈的钢笔地掉在桌上:那...那您图啥?

图个账清。杨靖指了指王念慈抱来的木匣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色记账法手册》,你们选自己的记账员,每月初一拿票根来平安屯对火漆、核编号。

我们派巡检的人,只查账,不插手。

王念慈补充道:票根上的蓝边是平安的印,红边是你们镇的章,两色齐全才作数——跟你们奶站收奶用双联票一个理儿。

老陈突然一拍大腿:妙啊!

这不跟我们收山货时货主一联、牙行一联一样?

百姓看着明白,想捣鬼都没处下手!

正说着,门帘一挑,小石头娘裹着件灰布袄挤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