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21章 墨迹为证,人心为碑

第221章 墨迹为证,人心为碑(1 / 2)

听证会后第三日清晨,杨靖蹲在灶前添柴火,锅底的苞米碴子粥咕嘟冒泡,混着奶奶烟袋锅子的旱烟味,熏得他鼻尖发酸。

窗台上的搪瓷缸结着薄冰,倒映出他皱巴巴的蓝布衫——自打那天在会上亮了木匣里的,这衣裳就再没熨过,可他摸着前襟被王念慈缝补的针脚,倒觉得比新的还暖和。

小靖!院外传来刘会计的大嗓门,棉鞋踩得雪壳子咯吱响,那十本账册可算理完了!

你猜怎么着?

光1963年帮老赵家换布票的收据,就攒了半麻袋!

杨靖抄起顶狗皮帽子扣在头上,刚跨出院门就被寒风灌了领口。

刘会计怀里抱着个红布裹的大包袱,哈气在胡子上结成白霜,包袱角还露着半截泛黄的纸边——那是他特意用浆糊粘补过的旧账页,边角都磨出了毛边,倒比新纸更实在。

您老可别摔着。杨靖赶紧接过来,指尖触到布包的温度,估摸着刘会计是揣在怀里捂了一路。

他掀开红布,十本账册整整齐齐码着,封皮是王念慈用旧挂历糊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平安共济,白纸黑字八个大字——是二丫用铅笔描的,说是要让全屯子人都认得出。

昨儿后半夜我翻出箱底的老墨锭。院门口突然响起个沙哑的女声,老墨盒妻裹着件灰棉袍站在雪地里,手里攥着个用油纸包的小本子,1962年的会议记录,我用蓝布包着压在箱底三十年。

那会儿我家老墨盒还在当民办教师,说字据这东西,得比命还金贵

她递本子时,杨靖看见她指节上的老茧——那是当年刻钢板留下的,每个茧子都磨得发亮。

本子掀开,第一页就落着块墨点,像朵小梅花:你瞧,这页两字是老支书口述的,我记的时候钢笔漏了水。

马德海拿的那张......她突然哽住,指甲盖儿戳了戳杨靖手里的假决议,集字都少一撇,我当姑娘时抄《毛选》,每个字都数过笔画的。

晒谷场的公示栏前,杨靖把两本本子并排摊开时,日头刚爬到东山顶。

铁蛋舅举着县供销社送的海鸥相机一声,镜头盖在雪地上摔出个豁口,他倒乐呵:这张照片洗十份,给县银行、革委会、文教局各送一份!

让他们瞅瞅,啥叫真金不怕火炼!

张大山扛着铜锣从场院那头过来,棉袄扣子崩了两颗,露出里头的红秋衣:都来看呐!

都来看呐!

真账假账摆一块儿,长眼的都能瞧明白!铜锣声惊飞了几群麻雀,老李头叼着烟袋挤到最前头,拿烟杆儿戳着假账直骂:这字歪得跟喝醉的狗爬似的!

老墨盒家那口子的字儿,我在扫盲班见过,横平竖直跟刀切的似的!

人群里突然爆发出哄笑,小癞子娘举着个玉米面饼子当话筒:马主任不是说咱投机倒把么?

咱这账册从1962年翻到1966年,哪笔交易不是给王婶换过盐,给李大爷修过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