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脖子上的铜铃锈得发黑,油布车篷结着层白霜,他扯着嗓子吆喝:针头线脑换鸡蛋喽——声音哑得像破风箱。
杨靖拎着一筐兔皮迎上去,兔毛上还沾着草屑。
他掀开油布角,把筐子塞进车底暗格,又摸出两块肥皂:赵哥,李家沟那头......火柴换山菌,成不?
赵货郎眯起眼,肥皂的香气钻进鼻孔,比他婆娘的雪花膏还香。
他摸出半包皱巴巴的大前门,抽出一根塞给杨靖:成!
但主道有哨卡,得绕老林。他压低声音,昨儿见周卫国扛着枪在路口溜达,眼珠子跟狼似的。
杨靖摸出铜口琴,凑到嘴边吹了三声短调——《南泥湾》的前三个音。
墙角突然闪过一道黑影,哑巴三像只雪豹,踩着房檐的积雪翻了出去,眨眼就没了踪影。
晌午时分,主道上果然热闹起来。
周卫国扛着枪,枪管敲得驴车板响:停车!
查货!赶车的是个小年轻,吓得直哆嗦,车板底下翻出几卷粗布,连块糖都没见着。
周卫国踹了车轮子一脚:他抹了把脸上的雪粒子,骂骂咧咧,那小兔崽子,货准藏哪了!
可他不知道,赵货郎的驴车早拐进雪沟子。
老林里的雪齐腿深,驴蹄子踩碎冰壳响,油布下的兔皮裹得严严实实。
哑巴三蹲在树杈上,看见他们过来,用树枝敲了三下树干——安全。
赵货郎一拍驴屁股:得嘞,李家沟换火柴去!
平安屯里,王念慈正带着孩子们排练新歌。
她站在碾盘上,红围巾在风里飘:咱们的互助组,情谊比雪厚——孩子们跟着唱,奶声奶气的:你有山菌我有糖,日子越过越甜溜!歌声飘出屯子,盖过了远处的盘查喧哗。
深夜,杨靖正蹲在灶前热红薯,院外传来三声猫叫——是赵货郎的暗号。
他赶紧开门,赵货郎裹着一身松针钻进来,手里攥着个灰布口袋:换回来了!
李家沟的火柴,赵家屯的盐巴,三屯都认你这代购单他倒出口袋里的东西,细粮票哗啦啦落了一桌。
杨靖摸出系统面板,蓝光在掌心亮起。的一声,像敲了下搪瓷缸:跨屯置换完成三次,解锁【隐市之眼】。眼前浮现半透明界面,赵家屯(盐紧缺度87%)、李家沟(火柴紧缺度91%)、平安屯(肥皂需求飙升)的数字泛着淡蓝,像撒了把星星。
王念慈凑过来看,指尖差点戳到界面:这......能看见各屯缺啥?
可不。杨靖盯着数据,突然笑出了声,念慈,咱的地下供销社,该挂牌了。他摸出张红纸,蘸着锅底灰写招牌,十屯互助小铺,明儿让柱子他爹刻块木牌。
窗外,雪还在下。
杨靖把细粮票收进木匣,系统提示音又响了一声。
他低头看界面,赵家屯的盐紧缺度数字突然跳动——88%,89%,90%......他盯着那个,眉头慢慢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