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日本东京·赤坂宅邸】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宅邸内的气氛却比往日更加凝滞。孙先生坐在书桌前,并非处理革命事务,而是提笔书写着一封封措辞得体的信函,对象是几位曾公开或私下表达过对革命同情的日本政界、文化界人士。这是在苏晴建议下,对舆论围攻的温和反击——以个人名义澄清谣言,重申革命理念,并试探外界反应。每一封信送出,都如同投入迷雾中的石子,不知能否激起回响。
(权宜之计,聊胜于无。真理性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亦是革命必经之途。只是,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
苏晴则专注于接收和分析信息。她手腕上的接收器断断续续地传来微弱的信号,一部分来自江凛布设在其他区域的简易干扰装置,确认其已正常启动;另一部分,则是林深传来的、关于全球范围内潜在同情者区域的初步名单摘要——“星火”名单。名单上标注了几个重点区域:南洋槟城、美国旧金山、以及……法国巴黎。
(:槟城华侨基础雄厚,旧金山是同盟会旧地,巴黎……思想活跃,远离东亚是非圈。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安全抵达是关键。基地的信息还在持续接收,希望能有更详细的路线和安全屋建议。)
同时,她也在密切关注着那座私人电报局方向的能量波动。江凛的“礼物”应该已经生效,她在等待预期的“混乱”信号。
【龙城基地·深空监测中心】
林深的目光聚焦在代表东京私人电报局区域的能量读数上。在预设的“礼物”触发时间点后约十五分钟,该区域的能量场出现了一阵短暂而异常的紊乱,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石子后荡开的涟漪。
“目标节点能量传输效率下降约百分之十八,持续约三分钟,随后缓慢恢复。”“夜莺’的能量信号出现约零点五秒的迟滞和强度波动。”分析师精确地汇报着数据,“干扰效果达到预期,证实了溶剂方案对特定老旧设备的有效性。”
(成功了。虽然效果短暂,但足以证明这种非破坏性干扰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这像一次无声的警告,会让对手疑神疑鬼,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林深微微颔首,但并未放松。“继续监测‘夜莺’及关联节点的后续反应。重点观察其排查方向和加强防护的举措,这能反过来帮助我们了解其技术弱点和运维模式。”他顿了顿,补充道,“‘星火’名单的详细资料,包括联系人代号、潜在安全屋地址及启用方式,准备第二阶段传输。同时,加入对1913年主要国际航线、航运公司及海关检查重点的分析。”
他知道,这些信息抵达苏晴那里时,东京的局势可能已经又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在时间的缝隙中,为前驱者争取每一分优势。
【1913年·日本东京·头山满私邸】
“夜莺”的能量波动呈现出罕见的细微躁动。“凌晨三时零七分,三号信息节点(私人电报局)出现不明原因的局部信号衰减及设备轻微异常。部分待发送信息延迟,少量存储介质出现非物理性数据损坏。”
“屠夫”猛地站起来:“怎么回事?是设备故障还是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