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暗影浮现(1 / 2)

滦河大桥工地的尘埃落定,但江凛心中的风暴却愈演愈烈。沈清漪掉落的那只素色发卡,如同冰冷的针,时刻刺痛着他的神经。他与苏晴在暂时稳定的启新公司内部,利用陈寅恪的信任和初步建立的质量监督体系,悄然布下信息网络,搜寻着绑架者的蛛丝马迹。线索零碎而模糊,指向唐山边缘一片鱼龙混杂的棚户区与废弃厂区交界地带,那里巷道错综复杂,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排查起来如同大海捞针,且极易惊动对方。

“对方很谨慎,几乎没有留下电子或纸面通讯痕迹,”苏晴在临时居所内,对着摊开的手绘区域地图分析,上面标记了几个可能的窝藏点,“他们用的是最原始的人力传递消息,而且频繁更换接头点和人员。‘鬣狗’的手下,比我们想象的更熟悉本地规则。”

江凛沉默地看着地图,他的左小指疤痕持续传来一种沉闷的、被窥视的不安感,并非直接指向人质,而是弥漫在周围的环境中。“他们在拖延,也在试探。”他声音低沉,“‘机械师’想知道我们为了救人,愿意付出多大代价,以及……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唐山灰蒙蒙的天空。背部的旧伤在阴郁天气下隐隐作痛,但这远不及他心中的焦灼。两位无辜女子因他们而卷入,生死未卜,这种无力感比面对阿瑞斯的明刀明枪更令人窒息。他必须尽快行动,但每一步都可能踏入对方精心布置的陷阱。

【龙城基地·深空监测站】

与1918年时空的紧张氛围不同,龙城基地深处,一个专注于深空能量波动监测的部门,正笼罩在一种新的、更为凝重的气氛中。

林深站在巨大的全息星图前,眉头紧锁。星图上,原本代表1918年唐山区域的时空扰动光斑正在逐渐减弱、趋于稳定,这通常意味着该节点的直接危机已经解除或得到控制。然而,在星图另一端,一个全新的、更加晦暗且能量特征迥异的波动信号,正顽强地突破背景噪音,变得越来越清晰。

它的坐标被反复校准,最终锁定——1945年,中国,延安。

“信号特征确认,”首席分析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凝重,“与‘潘多拉’已知技术谱系部分吻合,但……混杂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频、近乎绝望的毁灭性波动。其能量读数……长官,这不像是在执行‘断层’计划,更像是在准备……献祭。”

“献祭?”林深重复着这个词,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时空守卫者的词典里,这个词代表着最极端、最不可控的破坏行为,意味着对方不惜以撕裂局部时空结构为代价,达成某个终极目标。

“目标区域,1945年延安,”技术主管调出历史数据,“抗战胜利前夕,那里汇聚了未来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科技火种——兵工厂、自然科学院、来自全国的知识分子和技术骨干……如果‘潘多拉’在那里进行‘献祭’级别的破坏……”

后果不堪设想。那将不仅仅是科技根基的断层,更是对未来这个国家精神与重建力量的致命一击。

林深猛地转身,面向通讯台,声音因紧迫而略显沙哑:“接通江凛和苏晴!最高优先级警报!”

【1918年·天津·“潘多拉”据点】

“机械师”听着“魅影”关于江凛苏晴正在暗中搜寻人质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用手指在桌面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嵌套的圆圈。

“他们果然上钩了,”“魅影”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为了两个无关紧要的女人,耗费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人性,是他们最大的弱点,也是我们最有效的武器。”“机械师”平淡地陈述,“让‘鬣狗’继续陪他们玩捉迷藏,适当留下一些‘线索’,把他们引向我们预设的‘舞台’。等他们在唐山把这出营救的戏码唱完,精疲力尽之时,也是我们在延安拉开新序幕的最佳时机。”

凯斯勒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延安……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当那些未来的‘栋梁’连同他们脆弱的理想,一起在时空乱流中化为齑粉时,龙城那些人的表情了。”

“献祭仪式所需的能量场构建模块,已经开始通过秘密渠道向目标时代输送,”“机械师”补充道,眼神冰冷如机械,“这一次,不会有拦截,不会有侥幸。我们要亲手掐断的,是这个文明最后一口生气。”

【1918年·阴暗安全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