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霜雪初融(1 / 2)

萧景珩几乎是落荒而逃般地离开了萧瓷那破败却仿佛蕴藏着无尽力量的小院。他挺拔的背影第一次显出了几分仓促和僵硬,耳边反复回响着萧瓷那些泣血般的控诉,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绪不宁。

“……在你,在嫡母,在这府中许多人眼里,我萧瓷的存在本身,不就是原罪吗?”

“……你可曾自己去查证过一次?你可曾想过,我或许也是被冤枉的?我母亲或许也是被冤枉的?!”

“萧景珩!你这般偏听偏信、是非不分,也配做这国公府的世子吗?!”

“配吗?”萧景珩猛地停在抄手游廊下,一拳砸在身旁的红漆柱子上,手背瞬间泛红。他从未如此失态过。一直以来,他坚信自己恪守规矩,维护家族利益,一切言行皆出于公心。可萧瓷的话,却像一把最精准的匕首,挑开了他看似坚固的信念外壳,露出了里面可能早已存在的偏颇与……不堪。

他烦躁地闭了闭眼。是,他厌恶萧瓷,很大程度上源于母亲沈氏常年累月的叹息和暗示,源于对那个据说以色侍人、搅得家宅不宁的林姨娘的鄙夷。他从未想过要去查证林氏的过去,仿佛认定她的不堪是理所当然。而对这个妹妹,他更是从未给予过一丝一毫的耐心和关注,默认了她的怯懦和不堪,甚至觉得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国公府门风的玷污。

可方才那个眼神清亮、言辞锋利、即使浑身带刺也难掩那份倔强生机的女子,真的是他印象中那个唯唯诺诺、眼神浑浊的萧瓷吗?

如果……如果母亲说的并非全部真相呢?

如果那份关于林家附逆案的陈旧卷宗,真的另有隐情呢?

那他这些年对萧瓷的冷漠和苛责,又算什么?

一种陌生的、令人心悸的自我怀疑,如同藤蔓般缠绕上萧景珩的心脏。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如何,他是世子,肩负着国公府的未来,绝不能因几句辩驳而动摇。

“萧石。”他低声唤道。

阴影处,他的心腹随从无声无息地出现:“世子。”

“加派人手,盯紧三小姐的院子。她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尤其是与外界的接触,事无巨细,我都要知道。”萧景珩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冷硬,但细听之下,却少了几分绝对的厌恶,多了几分探究的凝重,“另外,再去查……不,不必了。”

他原本想让人再去细查林家旧事,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此事牵连甚广,父亲态度暧昧,贸然深查恐生事端。或许,他该换一种方式。

“留意府中关于三小姐及其生母的所有流言,查清源头。”他改了命令,目光锐利,“特别是从夫人和表小姐院里传出来的话。”

萧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立刻垂首领命:“是。”

萧景珩挥挥手让他退下,独自立在廊下,望着萧瓷院落的方向,目光复杂难辨。这个三妹妹,身上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她的变化,究竟是真的忍辱负重,还是……别有隐情?

……

院内,萧瓷在萧景珩离开后,挺得笔直的脊梁微微松弛下来,后背竟惊出了一层薄汗。与萧景珩的正面对抗,耗心耗力,不亚于应对一场阴谋。她走到石桌边坐下,指尖冰凉。

方才的爆发,三分是真委屈,七分却是策略。她必须打乱萧景珩的步调,在他心里种下怀疑的种子,让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沈氏。看来,效果似乎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