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律师色厉内荏地反驳时,林缈将目光转向孙队长,抛出了另一个疑点:
“孙队长,我们先暂时搁置dNA证据的争议,王守成关于杀害方春生的供述,在动机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王守成声称,他是因为方春生查到了他头上,对他进行威胁,他才走投无路,派人开车在厉家门口蹲守,从而撞死了方春生,企图嫁祸给厉家。”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方春生当时已经掌握了王守成侵犯其女儿的实质证据,并以此威胁他,那么王守成最迫切想要消灭的,应该是这份证据本身,或者是阻止方建国先生说出真相的行为。而不是冒着风险,去杀人。杀人,不仅不能消除威胁,反而会立刻将警方和舆论的焦点牢牢锁定在他自己身上!这完全不符合一个试图掩盖罪行、逃避惩罚的人的行为逻辑!”
“而真正的灭口,通常发生在凶手确信受害者是‘唯一的知情人’,且没有将证据交予他人的情况下。但根据我方了解,方春生先生在遇害前,已经多次尝试向不同渠道反映情况。王守成怎么可能愚蠢到认为,杀了方春生,他就能高枕无忧?”
她没有给张律师喘息的机会,而是乘胜追击,逻辑链条环环相扣,给予了最致命的一问:
“再者,我们退一万步讲,假设人真的是王守成派人杀的,那么请问,厉家在此事中,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
“站在厉家的角度来看,当方春生先生在他们家门口被撞身亡,而所有初步迹象都指向这是王守成为了嫁祸而实施的谋杀时,厉家最合理、最本能的反应该是什么?”
“是立刻报警!是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全力揪出这个胆敢杀害无辜、并企图嫁祸厉家的真凶王守成!将他绳之以法,以此彻底洗刷厉家蒙受的不白之冤!这才是最直接、最正确的选择!”
她微微停顿,让这个逻辑深入人心,然后话锋如刀,直刺核心:
“但是,厉家当时是怎么做的?他们动用了庞大的资源和关系网,极力将这件事压下去,模糊焦点,甚至试图将其定性为一场普通的交通意外!他们非但没有积极追究‘真凶’王守成的责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平息了这件事!”
“这逻辑合理吗?一个颇有名望的高门权贵,被人如此陷害、泼脏水,他们的反应不是愤怒,也不是追查真凶,洗清嫌疑,反而是帮他擦屁股?”
林缈斩钉截铁地得出结论:“真正的受害者只会拼命追查真凶,只有真凶才会急于息事宁人!所以!厉家根本不是在帮王守成平息事端,他们是在为自己善后!因为当时开车撞死方春生先生的人,根本就是厉国邦本人!他们心知肚明,一旦深入调查,引火烧身的将是他们自己!所以,他们必须把这件事压下去,必须找一个替罪羊,而王守成,就是这个被选中的、完美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