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预判先机(2 / 2)

“暂时……闲置着。”负责人小心地说,

“之前有家企业意向入驻,后来听说环保要求严,就没下文了。”

祁天佑没说话,一直往前走。

走到高压线塔下,他停下。

“认得这是什么工程吗?”

“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线路。”负责人答,“说是‘绿电入城’项目,三个月内开工。”

“对。”祁天佑点头,“这条线一通,这里就是全省第一个能稳定供应绿电的工业区。”

他转头看向孙连城:“发改局今天就发函,启动零碳产业园前期审批。

用地指标从市级储备地划拨,优先保障。”

负责人脸色变了:“这……程序上是不是太快了?万一上面不批……”

“我会让上面批。”祁天佑说,“你要做的,不是找理由拒绝,而是准备迎接。”

回程车上,孙连城一直沉默。快到市委时,他突然开口:“你连电网规划都提前知道了?”

祁天佑望着窗外:“不是我消息灵通。

是有人只看新闻,有人看文件,而我看的是文件背后的趋势。”

孙连城低声说:“以前我觉得你激进。现在我才明白,你是看得远。”

祁天佑笑了笑:“不是我看得远。是我不能等。”

下午三点,市委小会议室召开专题调度会。

祁天佑站在投影前,屏幕上是一条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关键词频次。

“这是我统计的近五年国家部委发文中‘新能源’‘数字化’‘绿色转型’的出现次数。”

他说,“每一年都在涨。这不是偶然,是信号。”

有人提出疑问:“超前布局会不会冒进?万一政策回调怎么办?”

“政策不会回调。”祁天佑语气坚定,“只会加码。我们不是赌,是在读趋势。

干部要下地,政策要见血。现在流的汗,是将来少流的血。”

会议结束,参会人员陆续离开。孙连城留到最后。

“我回去就让人重新梳理全区闲置厂房。”他说,“靠近电网和交通干线的,列为重点。”

祁天佑点头。

傍晚六点,祁天佑回到办公室。

桌上堆着十几份新兴产业可行性报告。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望向窗外的城市灯火。

笔尖落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破而后立,不止于破。”

手机响了。是郑归。

“祁哥,矿区那边有新线索。有个退休副局长的孙子,在境外注册了三家公司,资金流水异常。”

祁天佑记下账号信息。

挂了电话,他又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档。标题是《赵系资产代持初步排查清单》。

光标停在第七行,一个名叫“林建国”的名字被标红。

他正要保存文件,门被敲响。

秘书探头:“祁书记,高新区管委会刚送来一份材料。

说是有家企业主动申请入驻零碳产业园,但需要您签字确认前置条件。”

祁天佑抬头:“什么企业?”

“名字叫‘汉东智芯科技’。做智能传感器的。法人代表叫陈明远。”

祁天佑的手顿了一下。

这个名字,他在孙玉晓的论文附录里见过。曾为赵家提供过隐蔽通信设备技术支持。

他慢慢合上电脑。

手指轻敲桌面。

然后拿起笔,在审批单的“暂缓”栏打了个勾。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