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71章 京洲战场硝烟弥漫

第71章 京洲战场硝烟弥漫(2 / 2)

二十分钟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再没人提“经济压力”,也没人质疑试点范围。

议题表决时,同意票压过反对票一大截,京州正式成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散会铃响得突然。

人群陆续起身,祁天佑把笔记本往公文包里塞时,高育良刚好经过。

左手搭在他肩上时,指腹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胛骨,顺势将一个牛皮纸袋滑进他外套内袋,袋口的折痕蹭过肋骨,轻得像片羽毛,在外人眼里,不过是老领导帮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

“小心赵立春的‘特别行动组’。”

高育良的声音压得极低,语气和平时聊天气没两样,“他们办事,不走程序。”

祁天佑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手往公文包里按了按,把纸袋压在笔记本底下,夹紧在腋下。

他看着高育良被秘书簇拥着走出门,背影依旧挺拔,每一步都踩得稳,像在走一条早勘过的路。

走廊的灯光是冷白色的,照在地面上,映得人影发淡。

祁天佑没跟人流去乘电梯,拐进了政策协调办公室。

屋里还留着前同事泡的菊花茶味,凉透了。

他刷卡进内间,密钥卡插进加密打印机时,机器“嗡”了一声,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扰了什么。

七张污染分布图的副本逐页吐出,纸边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他拿起回形针,别在每份文件的页脚空白处,笔尖蘸了墨,写“特别行动组”四个字。

横平竖直,墨色浓得发亮,没半点潦草,像在纸上刻一份战书。

接着他走进隔壁资料室,保险柜打开时“咔嗒”一声,在空屋里格外响。

六份副本被放进“生态改革专项”卷宗,档案盒上的红色标签被手指蹭了蹭,

最后一份揣进公文包,边角顶住腰侧,像揣着块刚从冰里捞出来的铁。

翻到第一页时,他盯着那十三枚红点,突然抽出钢笔,在最西侧的光点旁写:

“西矿区暗渠,水流向大风厂生活区”。字迹小却清晰,像在补一个早该说破的秘密。

走出办公室,他站在十六层走廊尽头的窗前。

夜色已经沉透,京州市区的灯火铺得满地都是,高架桥上车流像串流动的光,可远处三座烟囱还在吐着灰白烟雾,与流光拧在一起,像给城市套了层脏纱。

他掏出手机,拨通技术组的号码。

“祁天佑。”他的声音比夜色还沉,

“启动【烛照】计划二级响应,目标:近三个月所有标‘应急通道’的矿产审批案卷,一份都不能漏。”

电话那头传来“明白”的应答,干脆利落。

挂断后,他没动,目光落在对面大楼纪委办公区的一扇窗上。

灯还亮着,窗帘半掩,隐约能看见一个人影在桌前走动,手里攥着份文件,像在急着赶什么。

他抬起左手,中指推了推眼镜框。

镜片反光闪了一下,刚好遮住眼底的神色。

突然,公文包里传来一阵轻颤。

不是手机的嗡鸣,是那种微型读取器碰到信号源的颤,贴着肋骨传过来,细得像虫爬。

祁天佑没动声色,把包换到左手,右手悄悄滑进内袋,触到牛皮纸袋的边缘,纸是凉的,却比体温略高一点,像裹着什么活物。

他垂眼盯着地毯接缝处的折痕,高育良刚才的眼神突然冒出来:

那不是警告,是确认。

确认他已经踩进了这场局,确认他再没退路。

转身走向安全出口时,脚步稳得没半点偏差。

楼梯间的感应灯逐层亮起,暖黄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贴在墙上,又被下一级台阶的灯截断。

走到十二楼转角,他停下,从公文包里抽出那份标着“特别行动组”的文件,撕下页脚那行字,叠成小方块,塞进衬衫内袋——贴着心口,能感觉到纸边的糙意。

继续往下走,十楼的指示牌亮着,数字“9”中间缺了一格像素,黑黢黢的,像被刀剜了个洞。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口摸出一枚U盘。

黑色磨砂壳,没任何标识,攥在手里刚好卡进掌心纹路,

昨天祁同伟塞的纸袋里,这东西压在文件最底下,标签纸写着“赵立冬与境外医疗基金三次结算记录”,

字迹是祁同伟特有的,末尾总带个小勾。

指腹蹭过U盘边缘,凉得像块冰。

八楼的安全门推开时,迎面撞见个保洁员。

蓝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帽檐压得低,左手戴的露指手套缺了小指那截,切口齐整,不像磨损,倒像刻意剪的。

他推着清洁车,抹布在地上擦得“沙沙”响,可右手却在往工具箱里塞什么,巴掌大的扫描仪,还亮着微弱的绿光,机身沾着点白色粉末。

祁天佑脚步没顿,只是余光扫过那工具箱。

金属扣上的粉末很细,像复印机里的碳粉,又像某种加密设备的残留。

他继续往下走,楼梯间的灯在身后逐一熄灭,把刚才那道戴手套的影子,埋进了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