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珍珍献祭(1 / 2)

楼梯间的灯光刚照亮“辰”位的青铜门,珍珍怀里的盘古族小孩突然发出尖叫。小孩的指尖戳向门缝渗出的红雾,那些雾气在少年们脚边凝成锁链,链节上的樱花纹路正在显形出1938年红溪村龙形石桥的栏杆——当年雪就是在这座桥上,把半串珍珠项链扔进溪水里,锁链的末端缠着块怀表,表盖内侧的“12.25”正在被血水浸透。

“镜妖把石桥搬进镜像空间了!”金正中的青铜罗盘突然倒转,指针尖的金光刺向红雾,“‘辰’位的灵脉是溪水,它想用当年雪扔项链的场景逼珍珍献祭!”

况天佑的黑靴踹开青铜门的瞬间,整座嘉嘉大厦突然剧烈震颤。众人冲进空间的刹那,圣诞歌的旋律突然变成红溪村祭祀的鼓声,珍珍看见自己脚下的地毯正在融化,露出她项链的粉末完全相同。

“小心那些珍珠!”马小玲的红伞在头顶旋转出结界,伞骨挑到颗滚过来的珍珠,那东西在掌心炸开镜面碎片,“里面封着1938年献祭者的灵识!”

珍珍的蝴蝶胎记突然被什么东西拽住,她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正从桥面升起,影子的手腕上缠着半串珍珠项链,链节勒进皮肤的痕迹与雪日记里画的完全相同。更诡异的是影子的脚下,无数只手从石板缝里伸出,指甲缝里卡着与十字架相同的木纹,正往她脚踝上缠。

“别挣扎!”天佑的银镯缠住珍珍的手腕,黑血顺着链身流进她的掌心,“这些手是镜像空间的灵脉所化,越动缠得越紧!”

金正中的桃木剑突然插进桥面,剑尖挑起张从红雾中飘落的黄纸,上面用朱砂画着献祭阵的图案——十字架的位置对应着石桥中央,四个端点分别标着“子丑寅卯”四个地支,而珍珍的蝴蝶胎记,正好落在阵眼的位置,与1938年雪被绑的坐标分毫不差。

“它把四个破解的地支当祭品!”少年的后颈胎记爆发出金光,黄纸突然自燃,“镜妖想让我们以为珍珍必须献祭,其实这是反过来激活十二地支的陷阱!”

红雾中突然传来铁链拖动的声响,四座由镜面碎片组成的十字架从雾里升起,每个交叉点都嵌着不同的遗物——“子”位的田鼠头骨、“丑”位的蛇鳞、“寅”位的虎牙、“卯”位的兔骨,而最中央的十字架上,用血写着“圣女祭”三个大字,字迹正在往珍珍的方向蠕动。

“雪阿姨当年是自愿站上去的。”珍珍突然停下挣扎,她看见自己的珍珠项链正在与十字架产生共鸣,“日记里说她故意让日军以为献祭能打开永恒之门,其实是为了在阵眼埋下共生咒的种子。”

说话间,镜面十字架突然射出四道光绳,分别缠住四人的脚踝。珍珍的蝴蝶胎记在光绳触碰的瞬间爆发粉光,她感觉体内的血液正在顺着光绳往十字架流,每个滴落的血珠都在桥面显形出个“生”字,与雪改写血字的笔迹完全相同。

“这不是献祭,是唤醒!”珍珍突然拽着光绳往中央十字架走去,况天佑想拽住她的瞬间,银镯突然被光绳弹开,“天佑,1938年雪也是这样走向祭坛的,她的血不是祭品,是钥匙!”

金正中的罗盘突然在桥面转出个圆圈,十二地支的符号在圈上依次亮起。少年看见珍珍的血珠落在“辰”位时,红雾中突然显形出1938年的溪水,雪正蹲在岸边清洗伤口,血珠滴进水里的涟漪,与现在珍珍的血珠激起的波纹完全重合,每个涟漪里都浮着半串珍珠项链。

“她在引导我们完成共生咒!”马小玲的红伞突然插进桥面,伞骨的符咒顺着光绳爬向十字架,“雪当年在阵眼埋下的种子,需要珍珍的血才能发芽!”

珍珍的后背刚贴上十字架,镜面碎片突然自动收紧,像无数把小刀刺进皮肤。她疼得浑身颤抖,却在看见蝴蝶胎记渗出的粉光与十字架产生共鸣时笑了——那些粉光顺着十字架的纹路蔓延,在顶端组成个完整的共生咒,与302室浴室镜背的刻痕分毫不差。

“镜妖!你的反咒破了!”珍珍对着红雾大喊,血珠顺着十字架的边缘滴落,在桥面汇成条小溪,溪水倒映出1938年的雪也在对她微笑,“雪阿姨早就把共生咒藏在献祭阵里了!”

红雾中传来镜妖的尖叫,所有镜面十字架突然炸裂。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碎片在空中重组出无数个穿蓝布旗袍的影子,每个影子都举着不同的祭品,却在接触到珍珍的血珠时化成红溪村的黏土,那些黏土在桥面堆成座小山,山顶露出块青铜镜,镜背的共生咒正在发光。

“那是雪的梳妆镜!”况天佑的黑血滴在黏土山上,青铜镜突然转向众人,镜面里映出1938年的红溪村祭坛——雪被绑在十字架上,日军举着刺刀围在周围,而马丹娜正举着伏魔剑躲在樱花树后,剑穗上的符咒与马小玲红伞的完全相同。

金正中的桃木剑突然指向青铜镜,剑尖的金光与镜面的共生咒产生共鸣。少年看见镜中的雪突然对他眨眼睛,手指在十字架上划出“十二地支同启”的口型,而现实中的桥面正在震动,十二地支的符号同时爆发出不同的光芒,在天空组成个巨大的星阵。

“原来要同时激活所有地支!”少年的后颈胎记与星阵产生共鸣,他突然拽住要冲去救珍珍的天佑,“玲姐说过,马家的破邪咒需要十二种力量同时注入,珍珍的血就是引信!”

珍珍的十字架突然升到半空,镜面碎片组成的荆棘缠绕住她的身体。女孩感觉蝴蝶胎记正在与体内的珍珠粉末融合,每个毛孔都渗出淡粉光雾,光雾中显形出无数村民的笑脸——1938年死于献祭的红溪村人,此刻正对着她点头,仿佛在感谢六十二年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