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付少宇就揣着去西南军区训练的计划,直奔王丽老师的办公室。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脚步轻快,心里却盘算着该怎么说服校领导——这事毕竟牵扯到几十号学生的安全,没那么容易通过。
“王老师,我想跟您说个事。”付少宇推开门,见王丽老师正在整理文件,开门见山地说,“我打算带国旗护卫队的队员,去西南军区跟侦察营搞对抗训练,为期一个月,为京都的社团文化节做准备。”
王丽老师闻言,手里的动作顿住了。她抬起头,看着付少宇,眉头渐渐蹙起:“去军区训练?少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她放下文件,语气严肃:“带几十个学生去外地,还是跟部队搞对抗训练,万一出点安全问题,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别说我了,就是校领导,也得掂量掂量。”
付少宇早有准备,解释道:“王老师,我知道有风险,但这次机会太重要了。咱们国旗护卫队想在全国文化节上脱颖而出,必须得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军区的训练能让他们练出真东西,那种肃杀之气,在学校里永远练不出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安全是底线。”王丽老师沉思了片刻,站起身,“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带你去找大书记吧,让他定夺。”
大书记是学校的一把手,也是王丽老师父亲以前的秘书,两人关系向来亲近,说话也方便。
两人很快来到大书记的办公室,敲门进去时,大书记正在看一份报告。他抬头见是王丽和付少宇,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什么事这么急?”
王丽老师把付少宇的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书记,这事儿风险不小,但对国旗护卫队来说,确实是个提升的好机会。”
大书记放下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落在付少宇身上:“少宇,你跟我说实话,有多大把握能在全国文化节上出挑?”
付少宇坐直身体,眼神坚定,语气掷地有声:“十成把握!只要这一个月的训练能成,我保证,今年的文化节上,所有高校只会记住一个名字——鲁南大学国旗护卫队!”
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犹豫,那份自信像阳光一样,瞬间照亮了办公室的角落。
大书记看着他年轻却笃定的脸,突然笑了:“好小子,有年轻人的冲劲!行,放手去做吧,学校支持你。”
付少宇心里一喜,刚想道谢,就听大书记补充道:“不过,安全第一。最好配一两个老师跟着,也好有个照应。”
王丽老师立刻上前一步:“书记,我去吧,我对国旗护卫队的情况熟。”
大书记却摆了摆手:“王丽,你下个星期要去省里党校学习,这事早就定好的,不能改。”他看向付少宇,“你们再找个合适的老师跟着。”
王丽老师脸上闪过一丝遗憾,却也只能点头:“好的,书记。”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王丽老师把付少宇拉到一边,叮嘱道:“人选一定要选好,宁缺毋滥。给你们一周的时间准备,选人、订计划,都得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