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带着夜的凉意钻进窗缝,付少宇刚把最后一个教官劝回宿舍,脑海里就响起了系统久违的提示音,这次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主线任务三百六十行任务触发:解锁“高级心理咨询师”体验模式。任务要求:在第二批学员训练期间,精准识别每位学员的心理症结,并制定针对性引导方案,帮助其完成认知蜕变。任务奖励:永久掌握“微表情洞察”技能,解锁“共情沟通”终极模式,系统积分+。】
付少宇猛地顿住脚步,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喜色。高级心理咨询师?能直接看穿心理问题?这简直是为即将到来的叛逆少年们量身定做的技能!他忍不住在心里对着空气念叨:“系统,这次你可太给力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宿主满意即可,系统将全程辅助任务执行。】系统的回应依旧简洁,却莫名让人觉得带了点“得意”。
付少宇快步回到自己的房间,反手带上门。营区的夜格外安静,只有窗外的海浪声规律地起伏,像天然的白噪音。他坐在书桌前,打开系统面板,开始认真梳理自己现有的技能,琢磨着哪些能和新解锁的“心理咨询师”模式相辅相成。
“铁血气场”——能压制敌意,但对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强硬压制只会适得其反,恐怕得慎用,除非遇到极端抵触的情况。
“特级队列教官”——队列训练依旧是基础,但对干部子女来说,单纯的队列恐怕难以打动他们,得和心理引导结合起来,让他们从纪律中体会到别的东西,比如团队信任。
“童趣沟通”——之前对付中小学生很管用,但下一批是半大少年,这技能显得有些稚嫩,或许可以升级为更平等的对话方式。
“凝聚力光环”——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这个很有用。叛逆的孩子往往缺乏集体归属感,通过团队活动激发他们的协作意识,能有效缓解抵触情绪。
“红色传承者”称号——提升红色教育效果,这是核心。得想办法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比如让他们自己去挖掘革命故事里的细节,而不是单纯听讲解。
“微表情洞察(预备)”——系统提示,这是“高级心理咨询师”模式的基础技能,能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判断对方的真实情绪。付少宇试着看向桌上的弹壳摆件,眼前竟浮现出毛豆送他时,嘴角紧绷却眼神真诚的模样——当时没察觉,原来那孩子是既紧张又舍不得。
他越看越兴奋,指尖在虚拟面板上滑动:“‘共情沟通’终极模式……听起来就能直戳人心啊。”想象着能瞬间理解那些叛逆少年的内心挣扎,比如那个觉得父亲被部队“抢走”的孩子,或许能从他的角度体会到孤独和委屈,而不是简单定义为“不懂事”。
梳理完技能,付少宇又翻出二叔让人送来的第二批学员资料。十几张纸,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甚至还有简单的性格描述——
“林浩,17岁,父亲为边防团长,常年驻守边疆。性格孤僻,多次逃课,对军事训练极度抵触,曾在日记里写‘部队是拆散家庭的凶手’。”
“肖雅,16岁,母亲为通信营教导员。热衷追星,对红色教育嗤之鼻,认为‘保家卫国不如当网红赚钱’,社交账号上全是娱乐圈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