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永仁来说,在发现刘建明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卧底,并且这个卧底现在还掌握了是否恢复自己身份的“特权”时,他当然会害怕。
而对刘建明来说,被陈永仁识破身份,并且拿走了那盘关键的录音带,这一点让他同样恐慌!
失去现在的地位、失去警察的身份、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这些,都是刘建明无法接受的!
当“删除键”被按下的那一刻。
陈罗森的“咔”声,也适时传来。
.......
“开工大吉!”
陈罗森乐呵呵地拍了拍手,让开了座位,让林古坐在了屏幕后面。
这里一般都是导演专属的座位。
指着屏幕,陈罗森赞叹道。
“林古,华仔,你们的演技确实无可挑剔.......”
“这种神态、眼神,观众们即使不看前面的剧情,但看这一幕,恐怕都会大致猜到情节的变化!”
“绝了!”
林古笑了笑,仔细地翻看着拍摄的镜头。
作为一个导演,他不能再把自己单纯地当成演员。
林古刻意地让自己的想法抬的更高一些,站在全局的维度来看到每一场戏。
因为,这些镜头后期都会被他用在正式的电影里。
如果在拍摄的时候不想好每一步的走向,那到了正式剪辑的时候,就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
拍电影,就是一次要求极严格的答题!
林古现在做的,就是对照提纲(剧本),在脑海中构筑出完整的答案(电影),然后通过这份答案,去不断填充各种数字、符号和解题步骤!
比如对那份写有“标”字的文件袋的特写;
比如陈永仁和刘建明眼神戏的变化;
比如刘建明发现陈永仁不见了之后,需要拍摄两个机位的镜头:一个从内部、正面,看刘建明的眼神戏,一个从外部、侧面,看刘建明的动作戏。
这里的每一步,都是需要林古“心中有数”的!
有“高级导演”技能傍身,林古虽然有些生涩,但并不局促和紧张。
他看了片刻,沉声道。
“灯光和摄像转一下,我们补拍两个镜头!”
林古站起身来,用并不熟悉的话术、动作,生涩地指挥着现场的工作人员们。
陈罗森在一旁,一开始还笑眯眯地看着。
他不是想看热闹,只是想观察一下林古导演的功力。
但越看,他的眼神就越惊讶!
从一开始林古指挥现场的模样来看,他确实是第一次执导,很多地方都非常生疏。
遗漏的细节也有不少。
但到了第一幕镜头补拍完,开始补拍第二幕镜头的时候。
林古竟然就已经像换了一个人一般!
对灯光、收音、摄像、机位、群演等等一切的布置,都仿佛已然铭记于心!
每一个指令发出去,现场的工作人员们都会得到明确的信息。
这就使得,虽然林古并没有故作严厉,语气也颇为温和,但现场却丝毫不显凌乱!
第二幕的拍摄时长,甚至要比第一幕减少了一半还多!!!
到了最后......
陈罗森整个人都愣在原地了!
他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接触类似的事情,那应该是很久以前,当场务的时候了。
彼时,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场务,在导演的各种命令下,陈罗森仍然觉得心力交瘁......
因为,很多命令压根就是矛盾的!
导演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脉络!
但现在,当陈罗森把自己再次代入场务的时候。
他发现,即便自己还是那个新人场务......
在林古的命令下,也不会有任何慌乱!
每一个命令,都十分简短、干练,但却并不缺少必要的信息!
比如,林古说“场务,三号机镜头重来,现场恢复,摄像把镜头往后拉一米,推远景到近景的镜头!”
这句话中,包含了对场务、摄像师的命令,虽然简短,但该有的信息都有了!
场务要恢复现场,这是场务必须记得的事情;
摄像只需要把机位后移一米,按照林古的手势拉远近景就可以了!
两者搭配之下。
一个全新的、更符合林古心意的镜头就被拍摄了出来......
陈罗森站在旁边观看了十分钟。
这十分钟里,林古就从一个生涩的菜鸟,直接蜕变成了掌控全场,丝毫不乱的优秀导演!
嘴角抽搐间。
陈罗森感觉这个世界好像变得陌生了起来......
林古到底是什么怪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