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方案落地
周日一大早,韦七就起床梳理渠道投放方案的细节。他打开安迪发来的“渠道综合得分模型”模板,结合【渠道效果评估(中级)】技能,将各渠道的指标权重、标准化计算方法逐一细化,还加入了“实时数据跟踪频率”“应急调整预案”等内容,让方案变得更加完善。
周一上午,韦七和张明将优化后的方案提交给刘主管。刘主管看完后,当即决定在部门会议上讨论方案的落地执行:“这个方案很完整,接下来咱们分三步走:第一,本周内完成与短视频KoL、家电卖场的对接,确定合作细节;第二,下周一开始预热宣传,同步上线小红书话题挑战;第三,上线前三天加大推广力度,确保2.0版本上线时能达到预期的用户增长目标。渠道投放组负责对接合作方,数据组负责跟踪数据,活动组负责小红书话题运营,大家各司其职,有问题及时沟通。”
会议结束后,韦七和张明立刻投入到合作方对接工作中。他们先联系了之前筛选好的三位科技类KoL,其中两位很快就回复了,同意以合理的价格合作,但第三位KoL的团队却提出了超出预算50%的报价,还表示“不接受议价”。
“这也太过分了吧!”张明看着对方的回复,忍不住吐槽,“他们的粉丝量虽然高,但粉丝重合度也高,咱们原本预算就有限,要是答应他们的报价,其他渠道的投放资金就要被压缩了。”
韦七皱了皱眉,他打开系统空间,翻出【行业渠道数据报告(2024版)】,重新筛选备选KoL。报告中提到,有一位粉丝量300万的科技类KoL,虽然粉丝数不如之前那位,但粉丝活跃度高,转化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0%,且报价在预算范围内。
“张明,你看这位怎么样?”韦七把报告递给张明,“他的粉丝活跃度和转化率都不错,报价也在咱们的预算里,虽然粉丝量少一点,但性价比更高。”
张明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确实不错!我之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位?咱们赶紧联系他,看看能不能尽快确定合作。”
两人立刻联系了这位备选KoL,对方团队很快就回复了,不仅同意报价,还表示可以额外提供“App功能深度测评”的内容,助力推广。解决了KoL的问题,两人又马不停蹄地对接家电卖场——由于晟煊集团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方案中提到的“体验区专属优惠”能为卖场带来客流量,20家家电卖场很快就同意了合作,还承诺会安排专人负责体验区的引导工作。
周三下午,韦七和张明去一家家电卖场实地考察体验区的位置。刚走进卖场,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叮!检测到宿主当前所处位置为‘智能家居线下体验店’,属于特色签到点,首次签到可获得场景类奖励,是否立即签到?”
“签到!”韦七心中一喜,连忙在心里回应。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技能【用户需求洞察(初级)】,物品【线下体验区引导话术手册】,已自动存入系统空间,技能已激活。”
随着系统提示落下,韦七感觉自己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他能通过观察用户的表情、动作,初步判断出对方的潜在需求。而【线下体验区引导话术手册】中,详细列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用户的引导话术,比如对年轻用户强调“场景自定义的趣味性”,对中年用户强调“远程控制的便捷性”,正好能用于培训卖场的引导人员。
“这个技能和手册太实用了!”韦七忍不住和张明分享,“有了这个,咱们就能更好地培训引导人员,提升用户体验。”
张明看完手册,也连连称赞:“太专业了!咱们回去就把手册发给各个卖场,再组织一次线上培训,确保引导人员都能掌握这些话术。”
考察结束后,两人回到公司,立刻整理出线上培训方案,还录制了一段“体验区引导示范视频”,发给各个卖场的负责人。负责人纷纷表示会积极配合,确保培训效果。
周五下午,安迪突然来到运营部,找到韦七:“韦七,我看了你们的渠道投放方案,有一个数据需要和你确认一下——你们预测的App2.0版本上线后7天的新增用户数是5万,这个数据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韦七连忙拿出方案中的数据测算表,解释道:“安迪姐,我们是根据各渠道的历史转化率、本次投放力度,结合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测算出来的。比如短视频KoL的平均转化率是3%,本次投放预计覆盖200万用户,可带来6万潜在用户;线下体验区预计覆盖5万用户,转化率按10%算,可带来5000潜在用户;再扣除各渠道的用户重合度,最终测算出新增用户数约5万。”
安迪仔细看了看测算表,点了点头:“测算逻辑没问题,但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最近智能家居行业整体增长放缓,行业平均转化率可能会比之前低10%左右,你们最好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重新测算一下,避免出现数据偏差。”
韦七恍然大悟,他之前确实没考虑到行业整体趋势的变化。“谢谢您提醒,安迪姐!我马上重新测算,调整数据。”
“不用客气,”安迪笑了笑,“财务部门需要根据你们的新增用户数预估营收,数据准确很重要。有调整好后,记得把新的测算表发给我一份。”
“好的,我今天下班前就发给您。”韦七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