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陈临海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沉默了片刻,然后报了一个地址——不是办公室,也不是茶楼,而是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一个不起眼的、由市纪委管理的廉政教育基地的接待室。时间和地点都安排得极为隐秘。
约定的时间是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汪飞燕打着伞,按照导航找到那个地方,周围很安静,只有雨点打在伞面和树叶上的沙沙声。她走进接待室,里面陈设简单,只有几张桌椅,灯光有些昏暗。陈临海已经等在那里,他身边还坐着一位穿着深色夹克、面容严肃、目光锐利的中年人,汪飞燕不认识,但本能地感觉到对方身上那种纪检干部特有的气场。
“这位是省纪委的同志。”陈临海简单介绍了一句,没有多说。
汪飞燕的心猛地一紧,省纪委!陈临海竟然直接动用了省纪委的关系!她更加确信自己这一步走对了,同时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她颤抖着手,从钱包最里层取出那个黑色的U盘,放在了桌面上,推向那位省纪委干部。
“这…这是张志鹏让我交出来的…他说…他说里面的东西,可能…可能涉及到一些领导的问题…”汪飞燕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带着颤音。
那位省纪委干部拿起U盘,仔细看了看,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带有加密功能的便携式读取设备,当着汪飞燕和陈临海的面,插入了U盘。
他操作了几下,屏幕上快速滚动过一些文件夹列表和文件预览,他的脸色随之变得更加凝重。
虽然看不清具体内容,但汪飞燕从对方的表情变化中,能感觉到这东西的分量。
“汪飞燕同志,”省纪委干部抬起头,目光严肃地看着她,“感谢你和你家人提供的材料和配合。
请你放心,我们会依法依规处理这些材料,也会严格保密。
这对于查清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张志鹏的情况,他的这种主动检举揭发、提供重要线索的行为,组织上会在后续审理中,依法予以考量。”
他的话官方而严谨,但“主动检举揭发”、“提供重要线索”、“依法予以考量”这几个词,让汪飞燕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点。这至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陈临海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这一切。直到省纪委干部将U盘和相关设备收好,准备离开时,他才对汪飞燕说道:“东西交到这里,你的任务就完成了。回去等消息吧,照顾好自己和家庭。”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没有安慰,也没有承诺,但在这冰冷的场景下,反而给人一种奇异的稳定感。
汪飞燕茫然地点了点头,看着陈临海和省纪委干部一前一后离开,消失在蒙蒙细雨中。
她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接待室里,浑身发冷,心中充满了一种虚脱般的无力感,以及一种不知未来将驶向何方的巨大茫然。
她交出了可能拯救家庭的钥匙,也亲手点燃了可能烧毁许多人的导火索。
这一步,是生路,还是更深的陷阱?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和张志鹏,以及东河的许多人,命运都将因这个小小的U盘,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感谢所有书友一如既往的五星书评,章评,段评,追更,加入书架,催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