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海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哪个部门?具体是谁?”
高博报出了一个名字——区住建局
“王建业,”陈临海看向分管办公室和行政后勤的副主任,“通知纪委赵永刚书记,请他派人介入了解情况。同时,启动内部核查程序。”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这个吴仁义,利用手中一点小小的审批权,长期对管理服务对象吃拿卡要,金额虽不算特别巨大,但影响极其恶劣。证据确凿,吴仁义被当场带走。
陈临海借此机会,在全区干部大会上公开处理结果,并以吴仁义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绝不是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谁敢把商场当市场,把权力当商品,吴仁义就是下场!”
雷霆手段,配合着电子监察的“科技铁笼”和企业家接待日的“阳光监督”,如同一次彻底的刮骨疗毒。管委会乃至东河区各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官僚主义、推诿扯皮现象大幅减少,干部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潜在的“吴仁义们”胆战心惊,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三、汇聚合力基石夯实
在立规肃纪的同时,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也在加速汇聚。
林枫领导的专案组对赵大虎团伙的审讯取得重大进展,不仅坐实了其多项罪名,更初步掌握了其向钱卫东等人进行利益输送的一些线索。虽然这些线索还不足以直接扳动王猛这个层级,但已让钱卫东如坐针毡,与王猛之间的联系也更加隐秘和焦躁。
田娇娇的《东河破局》系列报道结集出版,首印五千册迅速售罄,加印一万册。这本书不仅详细记录了东河商贸新城从无到有的历程,更深层次剖析了其背后的改革逻辑和时代意义,成为宣传东河、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象级读物。田娇娇也因此声名鹊起,在新闻界和学术界都获得了极高声誉。
苏晓薇方面,在经历了那次被明确拒绝后,她似乎彻底放下了私人情感的执念,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商业合作中。她派出的专业团队与高博等人进行了多轮务实高效的谈判,智能仓储项目的选址、政策细节、合作模式都已基本敲定,只待最终签约。她与陈临海的接触,严格保持在公务层面,专业、冷静,带着一种经过沉淀后的、纯粹的欣赏。
陈春兰带领的招商和服务团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个个专业市场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招商率持续攀升。她充分发挥了在乡镇工作时积累的基层经验,善于与各类商人打交道,解决实际困难,被商户们亲切地称为“陈大姐”。
所有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在陈临海这座“大坝”的有效引导和整合下,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夯实着东河崛起的基石。一种“众志成城、共绘宏图”的集体氛围,已然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