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随身带来的项目合同范本,一条一条地解释:“您看,这种苗,是省农科院提供的,钱由镇里先垫付,见了收成再从货款里扣,您不用先掏一分钱。”
“技术,有专家定期下来指导,镇里农技站也会跟踪。”
“最重要是收购,我们镇里‘枣香情’厂会作为保底收购方,签最低保护价合同!如果市场价高,就按市场价收!白纸黑字,盖公章!镇政府做担保!”
他还拿出手机,翻出“枣香情”和黑猪合作社现在红火生产的照片、村民拿到分红的视频:“您看,这是我们镇里自己搞起来的产业,不是外面来骗人的皮包公司。咱们镇里投了那么多钱下去,比您更怕失败。目的是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不是坑大家。”
他讲得口干舌燥,却没有一丝不耐烦。他没有承诺天花乱坠的未来,而是把风险如何控制、利益如何保障说得清清楚楚。
男主人和女主人听着,看着合同,又看看手机里的视频,脸上的冰霜渐渐融化,眼神中的警惕被犹豫和一点点心动所取代。
“可是……万一……”男主人还是有些迟疑。“没有万一!”陈临海斩钉截铁,“大叔,如果您签了合同,最后镇里说话不算数,或者项目失败了,您家的损失,我陈临海个人赔给您!我虽然工资不高,但砸锅卖铁也认!”
这句话,彻底击碎了对方最后的心理防线。庄稼人重承诺,他们看得出,眼前这个年轻干部是真心实意地想做事,而不是来糊弄他们的。
“陈干部……俺……俺不是不信你……”男主人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就是怕了……”“我懂。”陈临海重重点头,“所以咱们更要签好合同,用法律保护自己。您放心,有镇政府在,有我在,绝不会让咱老百姓吃亏!”
最终,这几户人家都在合同上按下了红手印。不是被说服,而是被陈临海的真诚、耐心和那句“我个人赔给您”的责任担当所打动。
消息传开,全镇震动。人们不仅佩服陈临海办成了事,更佩服他做事的方法——真正地深入群众,化解心结。
中草药项目最大的障碍被扫清,得以全面推开。陈临海的威望,在新枣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次,不仅仅是靠能力和手段,更是靠赢得了民心。
钱卫东得知消息后,坐在办公室里,沉默了许久。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年轻人了。他有的,不仅仅是背景和手腕。
而陈临海,站在老槐树村的田埂上,看着刚刚翻新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比之前任何一次成功都更踏实的成就感。
他再次深刻地体会到母亲那句家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