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会议桌被临时拼成了“作战图”,上面摊着金广发心脏起搏器的技术手册、供应链流程图,还有国那家私立医院的布局图。
陈默手指点在“维护周期”那一页——技术组从金广发的私人医生那里(通过国际刑警间接获取)确认,这款美国产的智能起搏器,每12个月必须更换一次电池模块,而距离下次更换,只剩不到两周时间。
“起搏器的电池模块是独立的,更换时需要拆开原设备外壳,装上新模块再密封。”
技术组组长小李指着手册上的拆解步骤,声音压得很低,“如果我们能在新模块里装个窃听器,等医生给金广发更换时,就能把窃听器一起放进他体内——这东西比指甲盖还小,藏在电池旁边,x光都未必能扫出来。”
“疯了!”老谢第一时间反对,手指重重敲在“供应链”三个字上,“这起搏器是美国原厂生产,从底特律工厂到国医院,要经过海关、物流、医院库房三道关卡,怎么换?而且一旦被发现,是跨国植入窃听器,涉及外交纠纷,别说你这个副秘书长,连省里都扛不住!”
陈默没说话,拿起起搏器的样品——这是技术组找厂家借的同型号设备,外壳是钛合金,拆开后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板,电池模块只有拇指大小。
他盯着模块边缘的缝隙,突然问:“能不能做个和电池模块一模一样的外壳,把窃听器嵌在里面?就像给糖衣药丸换个壳,里面藏点东西。”
小李眼睛一亮:“技术上可行!我们之前做过微型窃听器,最小的只有0.5立方厘米,能靠体温和起搏器的电磁场供电,不用换电池;信号功率调到最低,像手机信号的万分之一,只有我们的专用设备能接收,普通检测仪器根本查不到。但问题是,怎么把假模块换进原厂的包装里?”
会议陷入沉默,直到陈默的手机震动——是“夜莺”发来的消息:“国医院的起搏器物流,由‘环球医疗供应链公司’负责,该公司亚洲区负责人是华人,曾因经济问题被金广发要挟,或许可争取。”
这成了破局的关键。
陈默立刻通过国际刑警联系上这位负责人,在加密视频里,对方看着陈默拿出的“金广发要挟证据”(技术组从林志强遗物里找到的邮件),脸色苍白:“我只是个打工的,金广发用我家人的安全逼我帮他走账,我不想再掺和了。”
“帮我们换个电池模块,你家人的安全我们负责,而且金广发的罪证曝光后,你也能彻底解脱。”
陈默的语气带着安抚,也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物流到港那天,会有我们的人伪装成仓库管理员,你只需要把原厂模块的入库时间延后半小时,剩下的交给我们。”
接下来的一周,实验室成了“微型工厂”——小李带着三名核心技术员,24小时连轴转,把窃听器嵌进定制的电池模块外壳,反复测试:在模拟人体体温的环境下,窃听器能稳定工作;放在起搏器里,不影响设备正常参数;信号能穿透10米厚的墙体,被5公里外的接收设备捕捉到。“就像在钟表里藏了只蚂蚁,既能听到钟表响,又不会被发现。”小李拿着测试报告,终于松了口气。
物流到港那天,国的仓库里,一场无声的“替换战”悄然上演——海外特工老王伪装成仓库管理员,穿着和工作人员一样的蓝色工装,推着液压车“例行检查”。
当装有金广发起搏器的箱子被送到暂存区,负责人按约定支开了监控室的保安,老王用特制工具打开箱子,取出原厂电池模块,换上嵌有窃听器的模块,再用热风枪把包装封条复原,整个过程只用了22分钟,比计划还快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