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小张脸色更差了:“国际刑警那边说,已经有几家西方媒体开始跟风报道,标题都很刺眼,比如‘中国商人被迫海外投案,指控司法不公’,还有的媒体在追问‘所谓的庞大势力到底是谁’,场面有点失控。”
“意料之中。”陈默拿出手机,拨通了省委书记李建国的电话,简明扼要地汇报了情况,最后补充道:“李书记,我建议立刻做两件事:一是由省厅联合外交部,向国际刑警提交我们掌握的金广发犯罪证据,比如他操控殡葬公司洗钱的流水、伪造医疗废弃物运输单据的原件,用实锤打穿他的谎言;二是让国内主流媒体发布客观报道,把金广发的犯罪事实和他‘投案’的真实目的讲清楚,避免国内舆论被带偏。”
李建国在电话里沉默了几秒,语气坚定:“就按你说的办!我马上联系外交部和宣传部,你这边要继续稳住调查组,不能因为这出闹剧打乱节奏——该查的保护伞,该挖的洗钱网络,一点都不能停!金广发越跳,越说明他慌了,我们更要抓住这个机会,把他背后的人都揪出来!”
挂了电话,陈默转身对着调查组的成员们说:“大家都看到了,金广发这是黔驴技穷了,才搞出这么一出戏。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证据说话,让他的闹剧演不下去。”
他指着投影幕布上的“民政厅王副厅”:“老谢,你带一组人,立刻去核查安陵园当年的股权转让审批文件,找到王副厅签字的原始记录,还有他和金广发代持人的接触证据;小李,你联系跨境追赃小组,把绿源环保伪造运输单据的证据整理好,发给国际刑警;剩下的人,继续审讯金广明的小舅子,逼他说出更多关于王副厅和其他官员的行贿细节——我们越早找到实锤,金广发的谎言就越站不住脚。”
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会议室里的气氛不仅没有因为闹剧变得低迷,反而多了几分紧迫感。老谢路过陈默身边时,忍不住问:“陈秘,你说金广发这么闹,会不会真的影响我们抓他回来?”
陈默看着屏幕上还在对着记者侃侃而谈的金广发,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他选的第三国虽然没有引渡条约,但不代表我们没办法——只要我们能证明他的犯罪行为也损害了当地利益,比如他通过当地公司转移资金时涉嫌偷税漏税,当地司法机构照样能起诉他。而且,他背后的腐败官员,也不会真的保他——一旦他没有利用价值,或者我们查到了那些官员的实锤,他们第一个会想办法让金广发‘消失’。”
正说着,技术组发来消息:金广明的小舅子又招了——去年中秋节,他曾跟着金广发去王副厅的家里,送了一个装着30万元现金的“月饼盒”,还带去了一张安陵园的“终身墓地使用权证书”,说是“感谢王副厅在股权转让上的关照”。
“太好了!这就是实锤!”陈默拿起这份口供,快步走向审讯室——只要能从王副厅嘴里撬开更多信息,就能顺着线索摸到腐败网络的更深处,到时候金广发的闹剧,自然会不攻自破。
傍晚时分,国内主流媒体陆续发布了客观报道,附上了金广发操控殡葬公司洗钱的流水截图、伪造的医疗废弃物运输单据照片,还有他在海外购置的豪宅、游艇的证据。
不少理性的国际媒体开始质疑金广发的说法,有人指出“如果真有司法不公,为何不敢回国面对调查”,还有人扒出他聘请的律师团曾为多个涉嫌洗钱的商人辩护,“专业性存疑”。
国际刑警也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已收到中国警方提交的金广发犯罪证据,将对其所谓的‘投案’和指控进行核实,呼吁相关媒体客观报道,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陈默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手机里放着金广发新闻发布会的回放片段。
金广发还在镜头前声泪俱下地“控诉”,可他的眼神里,早已没了之前的得意,多了几分慌乱。
陈默知道,这场闹剧不会持续太久——当更多的保护伞被揪出来,当更多的犯罪证据被曝光,金广发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从“海外投案的受害者”,变成“被国际通缉的逃犯”。
他拿起桌上的钛合金盒子,轻轻摩挲着——里面的名单,还有很多名字等着被核实,很多真相等着被揭开。
金广发的闹剧,只是这场正义与腐败较量中的一个小插曲,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风浪,他都会带着调查组的兄弟们,一步步走下去,直到把所有罪犯都绳之以法,还老百姓一个清明的环境。
手机再次响起,是小李打来的:“陈秘,好消息!国际刑警已经联系了金广发‘投案’的第三国司法机构,提交了我们的证据,对方表示会重新评估金广发的‘投案’申请,不会轻易相信他的说法!还有,老谢那边找到了王副厅签字的原始审批文件,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和我们掌握的笔迹样本完全一致!”
陈默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告诉大家,再加把劲,胜利不远了!”挂了电话,他走到书架前,拿出那本小李牺牲前送他的《刑法》,翻开扉页上小李的签名,轻声说:“小李,你看,我们正在一步步接近真相,你没白牺牲。”
窗外的路灯亮了,温暖的光芒照亮了街道,也照亮了陈默坚定的眼神。这场由金广发掀起的“投案闹剧”,不仅没有打乱他们的节奏,反而让他们更加清楚——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任何试图用谎言掩盖罪恶的人,最终都会被自己的谎言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