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墙暗格里那张伪造的产科值班表,像块烧红的铁板烙在陈默心上。
赵德坤那个残缺的指印,和周晓芸娟秀的签名并排躺在纸上,冷冰冰地嘲笑着二十年前那个雨夜的真相。
陈默感觉自己像个被无数根线扯着的木偶,每一根线都连着一段血淋淋的过去。他把自己关在赵德坤“送”的那套房子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电脑屏幕的光幽幽地亮着。
他不死心,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能搞到手的、所有赵德坤出现过的监控录像片段,眼睛熬得通红,像要从那些模糊的画面里榨出最后一点秘密。
突然,一段不起眼的县委走廊监控吸引了他的注意。时间显示是赵德坤调离前的某个深夜,走廊空荡荡的。
画面里,赵德坤独自一人靠在窗边,手里夹着那支刻着死亡日期的檀木烟斗。
他深深吸了一口,然后,对着头顶墙角那个不起眼的监控摄像头,缓缓地、异常清晰地吐出了一连串的烟圈。
这举动太刻意了!陈默的神经瞬间绷紧。他立刻把画面放大,一帧一帧地慢放。
幽暗的光线下,那些白色的烟圈被监控清晰地捕捉下来。它们不是随意飘散的,大小、间隔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规律!
一个烟圈,停顿一下,接着是两个靠得很近的小烟圈,然后又是一个大的……这节奏……陈默的脑子里“嗡”的一声,像被电流击中!
摩尔斯电码!这是最古老、最基础的无线电通讯密码,用点和划(短信号和长信号)的组合来代表字母!
赵德坤吐出的烟圈,大的像“划”(长信号),小的像“点”(短信号)!
他在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在监控镜头底下传递信息!给谁?难道是给我?陈默后背窜起一股凉气,这简直像魔鬼的挑衅!
他强压住翻腾的心绪,抓过纸笔,死死盯着慢放的画面,开始记录:
一个大的烟圈(划)——哒——
停顿。
两个小的、紧挨着的烟圈(点、点)——滴、滴——
停顿。
又一个大的(划)——哒——
停顿。
再一个大的(划)——哒——
停顿。
最后是两个小的(点、点)——滴、滴——
陈默的手指因为激动而颤抖,在纸上飞快地画出对应的点和划符号:—··——··
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摩尔斯电码表:—是c(念作“哒-滴-哒-滴”里的第一个“哒”),··是I(念作“滴、滴”),—是h(念作“哒-哒-哒-滴”里的第一个“哒”),—是A(念作“滴-哒”里的“哒”),··是N(念作“哒-滴”里的“滴”),等等不对!他猛地停住,发现自己太激动拼错了顺序。他强迫自己冷静,重新组合:—··——··
—是c(-.-.)
··是I(..)
—是A(.-)?不对,后面还有一个—和··。完整组合是:—··——··
这对应的是:c(-.-.)h(....)A(.-)?不对!摩尔斯电码是组合的!
他重新拆分:第一个符号是—(划),代表字母t(-)
接着是··(点点),代表字母I(..)
然后是—(划),代表字母(--)?不对,是两个划。单个划是t?不对,单个划是字母E的“点”(.)?不对!他发现自己基础不牢,有点混乱了。
他赶紧在脑中列出标准:
点(.)短信号
划(-)长信号
—是长信号(划),代表字母t(-)
··是两个短信号(点点),代表字母I(..)
接着又一个—(划),又是t(-)
再一个—(划),还是t(-)
最后··(点点),又是I(..)
组合起来:tIttI?这不成单词!
不对!他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根本错误!摩尔斯电码不是这样单个符号对应单个字母的!
它是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一个字母!赵德坤吐出的每个烟圈(无论大小)代表一个“信号单位”,大的(吐得慢、持续时间长)是“划”(-),小的(吐得快、间隔短)是“点”(.)。那么他吐出的序列是:
第一个烟圈:大(慢,长)——划(-)
停顿(信号间隔)
第二个烟圈:小(快,短)——点(.)
第三个烟圈:小(快,短)——点(.)(注意,两个小烟圈是连续吐的,中间只有极短间隔,代表两个连续的点“··”)
停顿(信号间隔)
第四个烟圈:大(慢,长)——划(-)
停顿(信号间隔)
第五个烟圈:大(慢,长)——划(-)
停顿(信号间隔)
第六个烟圈:小(快,短)——点(.)
第七个烟圈:小(快,短)——点(.)(又是两个连续的小烟圈,代表“··”)
所以完整的信号序列是:—··——··(划点点划划点点)
现在,这个序列代表一个完整的摩尔斯电码字符组合。陈默迅速在脑中比对:
—··(划点点)是字母U(..-)?不对。标准摩尔斯:
点(.)划(-)组合:
—(划)单独是字母t(-)
··(点点)是I(..)
但它们是分开的,有停顿间隔,所以是独立的字母:t和I。
然后又是—(划),又是t
再—(划),还是t
最后··(点点),是I
所以是t,I,t,t,I——这拼出来是“tIttI”?不像单词!
等等!陈默灵光一闪,他忽略了字母之间的间隔规则。
在摩尔斯电码中,字母之间的间隔是三个“点”的时间长度(或一个“划”的长度),单词之间的间隔是七个“点”的时间长度。他仔细看慢放画面:
赵德坤吐完第一个大烟圈(划)后,有明显的停顿(约等于一个划的时间?)。
然后快速连续吐出两个小烟圈(点、点)代表“··”,这中间间隔很短(可能只够一个点的时间?)。
然后又是明显停顿(约等于一个划的时间?)。
再吐出第四个烟圈:大(划)。
停顿(约等于一个划?)。
第五个烟圈:大(划)。
停顿(约等于一个划?)。
最后快速连续吐出两个小烟圈(点、点)代表“··”。
关键在停顿的长度!如果停顿等于或超过一个“划”(或三个“点”)的时间,就代表字母间隔。陈默仔细估算慢放画面中停顿的帧数:
第一个大烟圈(划)后,停顿较长(约等于3个点的时间?)——字母间隔。
然后快速连续两个小烟圈(··),它们之间的间隔很短(小于一个点的时间?)——这是同一个字母I的两个点信号。
两个小烟圈结束后,停顿较长(约等于3个点的时间?)——字母间隔。
第四个大烟圈(划),停顿较长(约等于3个点?)——字母间隔?等等,这里停顿似乎比前面短一点?
重新看:第四个大烟圈(划)吐出后,停顿时间似乎比第一个划后的停顿要短一些?可能只相当于1-2个点的时间?这不够一个字母间隔(需要3个点时间)。
接着第五个大烟圈(划)立刻吐出?两个划之间间隔很短(小于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划是连在一起的,代表一个字母(--)!
然后第五个划后停顿较长(约等于3个点?)——字母间隔。
最后快速连续两个小烟圈(··),代表字母I(..)。
陈默突然明白了!他之前数错了烟圈代表的信号单位。赵德坤吐了七个烟圈,但信号单位是五个:
第一个烟圈:大(慢,长)——划(-)->代表字母t(-)
(停顿-字母间隔)
第二和第三烟圈:两个连续的小烟圈(快,短)——点(.)+点(.)->组合起来代表I(..)
(停顿-字母间隔)
第四和第五烟圈:两个连续的大烟圈(慢,长)——划(-)+划(-)->组合起来代表(--)
(停顿-字母间隔?这里可能停顿稍短,但画面中紧接着就是第六第七烟圈)
第六和第七烟圈:两个连续的小烟圈(快,短)——点(.)+点(.)->组合起来代表I(..)
所以完整的字母序列是:t-I--I->“tII”?还是不对!
等等!第四和第五烟圈是连续的两个大烟圈(划划),中间几乎没有停顿,这代表一个字母:(--)。
第六和第七烟圈是连续的两个小烟圈(点点),代表I(..)。
那前面:第一个大烟圈(划)代表t(-),停顿(字母间隔),然后第二第三两个连续小烟圈(点点)代表I(..),停顿(字母间隔),然后第四第五两个连续大烟圈(划划)代表(--),停顿(字母间隔?这里画面中在第五个烟圈后确实有停顿),然后第六第七两个连续小烟圈(点点)代表I(..)。
所以是t-I--I->“tII”?还是拼不出有意义的中文!
陈默急得额头冒汗,他意识到可能理解错了字母。也许赵德坤传递的不是英文单词,而是中文电报码?或者更简单,是每个字母的独立电码?他重新列出烟圈序列代表的点划:
烟圈1:—(划)->电码:-
烟圈2&3:··(点点)->电码:··(由于连续快速吐出,视为一个信号组“··”代表字母I)
停顿
烟圈4:—(划)->电码:-
烟圈5:—(划)->电码:-(注意烟圈4和5之间停顿很短,可能不足一个字母间隔?)
停顿
烟圈6&7:··(点点)->电码:··(代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