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靖王插股(1 / 2)

义冢棺材运银、刻名立碑之事,如同在京城这潭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更汹涌的暗流已开始回旋。韩德远的震怒与反扑是意料中事,皇城司、刑部的探子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在京城内外四处搜寻,重点自然落在了与韩党有过节的几家身上,镇国公府虽未被明面针对,但暗中的窥视明显增多。

谢清晏对此早有准备,府内外戒备森严,“灰鼠营”的孩子们也暂时蛰伏,一切明面上的动作都放缓下来,静观其变。

就在这山雨欲来的压抑时刻,靖王府的马车却在一个午后,堂而皇之地停在了镇国公府门前。

来的是萧逐渊身边那位总是笑眯眯、却让人看不透深浅的内侍总管,福安。他并未要求见谢清晏,只是恭敬地将一个毫不起眼的、尺余长的乌木匣子交给了门房,言明是靖王殿下送给谢家少主的“消遣读物”,便施施然离去。

乌木匣子被直接送到了谢清晏的书房。墨痕仔细检查过,并无机关暗器。谢清晏打开匣盖,里面并无书卷,只有一本封面空白、纸张泛黄甚至边缘有些破损的旧册子。

她拿起册子,入手微沉。翻开第一页,上面是用一种特殊的暗码与简略文字混合记录的账目。起初几页看似杂乱无章,但谢清晏只扫了几眼,瞳孔便微微收缩。她认出了其中几个代号所指代的,正是她和萧逐渊之前在沉沙渡截获的那批军械的流向与折价!

她迅速向后翻阅,越看心中越是凛然。这并非普通的账册,而是一本记录了过去三年来,通过各种隐秘渠道(主要是鬼市及关联的暗市网络),被暗中“吞掉”的军饷、物资的详细路线、经手人代号以及最终去向的“死人账”!

所谓“死人账”,便是那些本该在账面上彻底销毁、永不见天日的记录。制作这本账册的人,显然是在极度隐秘的情况下,冒着巨大风险留下的底档。里面涉及的金额之巨,牵连的人员代号之广,触目惊心。其中多条线路的最终指向,都隐隐与韩德远及其党羽控制的户部、兵部节点相关联。

这是一本足以掀起朝堂腥风血雨,让无数人头落地的铁证!更是一张描绘了敌方庞大贪腐网络与财富转移路径的藏宝图!

萧逐渊是从何处得来此物?是那个藏在“沉渊之水”的小德子?还是他早已安插在对方核心的暗桩?

谢清晏合上账册,指尖在冰凉的乌木匣子上轻轻敲击。萧逐渊将此物送来,绝不仅仅是“共享情报”那么简单。他称此为“消遣读物”,更像是一种……待价而沽。

果然,在匣子的底层,她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素笺。展开,上面是萧逐渊那熟悉的、带着锋芒的字迹:

“揽月少主钧鉴:”

“偶得小册,闲来翻阅,颇觉无趣。闻少主新得千金台股,生意兴隆,心向往之。奈何本王体弱,不善经营,唯愿以册入股,分润一成红利,聊作药资。望少主怜我病躯,堵我悠悠之口,勿使此册流落他处,徒惹是非。”

“靖王萧逐渊顿首”

谢清晏看着这封看似谦卑实则强势的“入股申请”,气极反笑。

好一个萧逐渊!

送来的哪里是账册,分明是一个烫手山芋,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

他将这本足以定罪的“死人账”交到她手上,等同于将引爆对方阵营的引线塞给了她。同时,他索要的并非一次性的报酬,而是她刚刚在鬼市打下根基的产业——千金台未来的一成红利!

“堵我悠悠之口”,意思是若她不同意,这本账册的内容就可能“不经意”泄露出去,届时韩德远集团的疯狂反扑将首先对准手握“铁证”的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