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城最高的观测舱内,
伍思辰负手而立,望向太阳,
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
“他们恐惧的,不是光。
他们恐惧的——是看见未来。”
当“太阳帆发电计划全面完成”的消息从轨道传回地面,
整个大夏——沸腾了。
从北京到海南,从戈壁科研城到南海岛屿基地,
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网络平台、每一条弹幕,
都在重复同一句话:
“我们真的让太阳,开始为我们发电了!”
新闻联播的画面,定格在那一幕——
浩瀚太空中,数千片银白色的光帆如花瓣绽放,
阳光反射成亿万道光线,
将整片宇宙映照得像黄金海洋。
播音员的声音激动得微微颤抖:
“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从恒星获取能源。”
随即,网络炸了。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大喊:
“伍思辰!我们的太阳管家!”
有人直接改了网名:
【阳光直供户001】
【我家电费来自太阳】
【今晚不开灯,我晒月亮】
短视频平台更是笑声不断。
有程序员拍着电脑说:
“这行代码是太阳供电写的,感觉格外闪亮。”
有外卖小哥对着镜头喊:
“兄弟们,我这辆电动车现在是恒星驱动!”
网友纷纷调侃:
“我们国家不缺电,我们国家缺夜!”
“这波叫‘光伏直接上天’!”
“伍总干脆把太阳纳入社保吧!”
各地高校的校园里,广播反复播放那段激动人心的片段。
物理系的学生冲到操场仰头大喊:
“光能稳定!量子共振!老师,我要选能源系!”
机械系的教授一边擦眼镜一边笑:
“以前我们学电磁学,现在要开新课——太阳物理应用。”
甚至小学生都懂了这件事的意义。
一个小男孩对妈妈说:
“妈妈,太阳现在在给我们充电,对吧?”
母亲愣了几秒,笑着点头。
“对啊,宝贝。我们家,是太阳的客户。”
夜晚,城市的上空被微光照亮。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
仰头望着那一片仿佛“在闪烁”的星空。
新闻主播说,那不是星星,
那是太阳帆反射的光——
它们正在地球与太阳之间运转,
将能量一束束传回地球。
无数手机摄像头对准天空,
弹幕狂刷:
“我在看光速物流。”
“这就是能量回家的路。”
“再也不怕停电了,阳光直达户。”
在城市广场上,大屏幕直播着庆典。
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一群青年高喊着口号:
“我们的能源,从此不靠地下,而靠天上!”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
这是从“燃烧地球”,到“拥抱太阳”的真正转折。
官方宣布:
太阳帆阵列已全面投入运行,
每日输出功率相当于两百座核电站,
为全国提供恒定光能输入。
科研论坛上,专家几乎激动得说不出话。
“这不仅仅是技术突破,这是能源独立的终极形态!”
还有人笑着感叹:
“我们的孩子出生后看到的太阳,不再只是光——
它,是能量,是生命,是家乡电网的源头。”
各地开始出现新的流行语:
“阳光直供户”
“恒星供电时代”
“早上喝光能咖啡,晚上开太阳风扇”
“能源自由,从此不看天吃饭,是看天发电”
连搞笑节目也忍不住调侃:
“别国在抢油,我们在晒太阳。”
观众笑声一片,掌声雷动。
与此同时,太空城直播画面切换——
光帆阵列反射的光,映照在地球边缘。
那一瞬间,整个蓝星像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
主持人哽咽着说:
“各位观众,这不是奇迹。
这是我们自己的太阳计划。”
在太空总署观测舱内,
伍思辰静静地看着那一片光海。
他的眼神中没有骄傲,只有平静——
那种“目标已达成,但远方更大”的平静。
助手轻声问他:“现在,全球都在庆祝。”
伍思辰微微一笑:
“庆祝吧。
因为他们还不知道——
这,只是我们点亮太阳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