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思辰走近几步,环顾四周,并没有被冷场的气氛影响,反而语气轻松:“我能看看你们目前的方案参数表吗?”
“你确定看得懂?”另一人下意识地反问。
“如果连这都看不懂,我就不该来。”他走到一旁台面前,快速浏览屏幕上的材料数据,眨眼间便捕捉到几个关键问题。
伍思辰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迅速敲击,将当前模型换成了一个新的材料框架。
“吸波性能不理想,是因为你们现在使用的涂层材料层数结构不稳定,同时电磁匹配也偏移了。”
“我建议,尝试这种‘多壁碳纳米复合涂层’,纳米结构中空多壁结构在高频波段具备天然散射吸收能力,同时能配合双层磁性包覆形成连续介电梯度。”
现场一静。
“你说的……是t多壁阵列结构?这不是实验室推演都不敢做的方案?”
“这玩意成本会不会爆炸?我们预算不是……”
“相反,碳源材料可以内国产化,而且热稳定性比现在这批镍钴涂层高三个等级。”伍思辰话语坚定,“关键,它更轻,涂层厚度可以减少一半。”
赵书宇在一旁笑着双手插兜:“我就说,他能解决。”
“这……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老专家喃喃道,“这是压倒性方案。”
“你们要是愿意试,我可以直接提供建模参数。”伍思辰将系统中导出的第一版工艺图纸投影到全息面板上。
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围上前,低声激烈讨论。
最后,老专家抬头,第一次露出带笑意的神情:“年轻人,有你的。”
伍思辰点头:“那我接下来带你们走一遍材料测试的仿真流程吧。”
大屏瞬间变换,一张张结构图、模拟吸波测试、耐温耐腐蚀数据动态展开,模拟飞机表面与雷达波作用的cG演算精准而震撼。
“等一下,这个层间结构是怎么保持稳定的?”一位中年研究员猛地站起。
“外壁采用螺旋支撑内压结构,核心包裹层选用高纯硅晶加纳米多元聚合体,能够提升抗烧蚀性能,吸波频带范围从2Ghz到42Ghz不等。”
“而且重量降低了15%。”另一个专家对着屏幕点着,“还能这么分层组合,这种方式我们……没试过。”
“更重要的,是原料可控。”伍思辰指着一列清单,“我们可以用国内已有材料进行替代——虽然成本略高,但比起断供风险,值得。”
空气安静了足足三秒。
“你这是——”
“哪来的技术资料?不可能,我们之前推演到第四步就崩了!”
“你这解决得太整了点吧?”
赵书宇微笑着摊手:“我说过,他不简单。”
年长的首席专家咳了一声,慢慢站起,深深地看着伍思辰。
“年轻人,这一套你是怎么搞出来的?”
“用脑子。”伍思辰笑了笑,“和一点点努力而已。”
一旁的人都笑出了声,但那笑里,已没有一开始的嘲讽。
而是敬意。
“太好了,有了你的方案,我们的隐身涂层的研究,直接快了一大截啊!”实验室里一名年轻科研人员眼睛发亮,兴奋地看着屏幕上那一连串更新过的材料吸收模拟图。
另一位中年工程师也握紧拳头:“我们原以为得熬一年,甚至两年才能突破,结果你一来,连思路都变了。”
但是某个角落里面,一个不起眼的研究人员,眼睛却闪烁了一下。
他低头摆弄了一下手表,似乎在记录。
赵书宇似乎瞥了他一下,眼神略带迟疑,但很快掩饰过去。
另一边,伍思辰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可不只是隐身涂层。”
众人一愣,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还有?”老专家下意识追问。
伍思辰收敛笑意,转头看向赵书宇,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果断:“你们飞控算法的研究组在哪里?带我去。”
赵书宇怔了下,随即眼神一亮,心中隐隐有些期待。他很清楚,这才是让他最头疼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