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离别前夕(1 / 2)

第一百三十二章:离别前夕

靖王府,听风阁密室。

烛火通明,映照着萧景珩与沈清璃凝重的面容。北境的硝烟味仿佛已随着一封封急报,穿透千山万水,弥漫在这方寸之间。

“明日朝会,我会当众请缨。”萧景珩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雁回关,“二皇子必定极力阻挠,甚至可能抛出顾晏舟‘通敌’或‘畏战’的伪证。”

沈清璃颔首,眸光清冽如寒泉:“他布局良久,绝不会让你轻易拿到兵权。朝堂之上,必有一场恶战。我们需做万全准备。”

她说着,将一份名单推到萧景珩面前:“这是二皇子一党在六部及军中可能在此事上发声的官员名单,以及他们的一些……不甚光彩的把柄。必要时,可让温先生动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萧景珩扫过名单,上面不仅有名有姓,甚至标注了某些人的弱点、贪腐证据或是阴私秘事,详尽得令人心惊。他深深看了沈清璃一眼,她的璃网,比他想象的渗透得更深,也更加……不可或缺。

“不够。”萧景珩沉声道,“朝堂之争我有把握应对。但我离京后,京城才是真正的险地。萧景琛若狗急跳墙,首要目标必是你与靖王府。”

他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玄铁令牌,上面浮雕着暗夜飞鹰的图案,气息古朴而森然。他将令牌郑重地放入沈清璃手中。

“这是‘影卫’的至高统帅令,‘鹰符’。”萧景珩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托付,“见此符如见我。从此刻起,京中所有影卫,包括潜伏在各大臣府邸、皇宫内苑的暗棋,皆由你全权调动。隐鳞会留下来辅助你,他熟知所有人员与联络方式。”

沈清璃掌心一沉,这枚小小的令牌,承载的是萧景珩在京城的全部暗装力量,是他经营多年的底牌之一。这份信任,重逾千斤。她没有推辞,紧紧握住鹰符,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与责任。

“好。”她只回了一个字,却掷地有声。

随即,沈清璃也取出一枚样式奇特的银哨,哨身刻着缠绕的璃花纹。“这是我璃网‘风羽卫’的调遣信物。”她将银哨递给萧景珩,“风羽卫共三十六人,精于潜行、刺杀、情报传递与医术。我已命其中十二人,由首领青鸾带领,混入你亲卫营中。她们不参与正面作战,只负责你的近身安全、情报核查以及与璃网北境分支的联络。若遇危急,吹响此哨,她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护你周全。”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然:“北境局势复杂,慕容灼诡谲,二皇子必有后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她们在,我……方能稍安。”

萧景珩接过银哨,指尖划过那精致的纹路,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这同样是沈清璃麾下最核心的护卫力量之一。她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他北上之路增添一份保障。

“还有这个,”沈清璃又取出一只小巧的玉瓶,“薛神医以数十种珍稀药材秘制的‘清心丸’,能解百毒,关键时刻或可保命。只剩三粒,你带上。”

萧景珩将玉瓶贴身收好,伸手将沈清璃揽入怀中,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揉入骨血。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缱绻:“等我回来。待我平定北境,肃清朝纲,必以万里江山为聘,许你一世无双。”

沈清璃依偎在他坚实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鼻尖是他身上清冽的气息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气。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回抱住他,用行动表明她的决心。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是心意相通的恋人,更是命运与共的同盟。他将后背交予她,她亦将最锋利的刃赠予他前路。

---

翌日,金銮殿。

气氛肃杀凝重。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沉郁,下方文武百官分立两旁,鸦雀无声。

北狄使臣傲慢无礼的最后通牒言犹在耳,割地三百里,严惩顾晏舟,否则铁蹄踏平雁回关!是战是和,满朝争论不休。

二皇子萧景琛率先出列,朗声道:“父皇,北狄势大,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顾晏舟治军不力,引此大祸,已不堪为帅。当务之急,应选派沉稳持重之将,接掌北境兵权,一面整饬边防,一面与北狄周旋,寻求和平解决之道,避免生灵涂炭。”他推举的,正是他的心腹,镇威将军庞坤。

立刻有数名官员附议,纷纷指责顾晏舟失职,主张换帅求和。

“儿臣反对!”

萧景珩踏步出班,声音清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身着亲王常服,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电,与平日温润形象判若两人。

“北狄挑衅,意在侵我疆土,亡我之心不死!顾将军浴血沙场,保境安民多年,如今遭奸人暗算,生死未卜,岂能因敌国一面之词便定罪于忠良?此时换帅,军心必乱,正中北狄下怀!求和?割地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助长敌寇气焰,让我朝国格丧尽!”

他言辞铿锵,掷地有声,带着一股沙场特有的杀伐之气,让那些主和派官员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萧景琛脸色一沉:“七弟此言差矣!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若能以微小代价换取边境安宁,予民生息,方为上策!你年轻气盛,莫非要将国家拖入战火方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