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采纳的“老农语”(1 / 2)

沈廷洲捏着那张写着“乡下老农语”的纸条,在书房坐了整整一夜。窗外的天色从墨黑到鱼肚白,桌上的台灯亮了又灭,他脑子里反复回放着林晚做的那些表格、提出的工序拆分建议,还有她修收音机时专注的样子。

这个女人总说些看似粗浅的道理,却总能精准地戳中要害。就像这次,她没讲什么复杂的金融理论,只一句“鸡蛋分篮”,反倒让他紧绷的神经突然松了弦。

“荒唐。”沈廷洲低声骂了一句,指尖却将纸条攥得更紧。

最终,他还是拨通了助理的电话,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动摇:“调整方案,留三成资金在股市观望,另外七成……投到纺织厂扩建和码头仓库的翻新上。”

助理在那头愣了半晌:“沈总,这会不会太保守了?现在逆势加仓才是……”

“照做。”沈廷洲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心里却掠过林晚跑出门时飞扬的裙摆。

接下来的几天,沈廷洲依旧守在公司,只是眉宇间的焦灼淡了些。林晚没再找他,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每天跟着周管家学管家,偶尔修修家里的小电器,只是在他深夜回来时,总能在厨房看到一碗温着的醒酒汤。

第四天下午,港城股市迎来断崖式暴跌。

消息传到沈氏集团时,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几个高管脸色惨白,手里的报表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那些跟风重仓的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蒸发了半数资产。

“沈总……”财务总监颤声开口,话没说完就被沈廷洲抬手打断。

他看着眼前的股市报告,红色的暴跌曲线刺目惊心,可沈氏的损失栏里,数字却比预估的少了近七成。正是因为那笔抽出来投入实业的资金,像个安全垫,稳稳托住了下坠的沈氏。

“沈总英明!”一个年轻的下属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得声音发颤,“要不是提前分散投资,咱们这次……”

附和声此起彼伏,会议室里的气氛从冰点回暖,看向沈廷洲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沈廷洲却没什么表情,只是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落在桌角的一个文件夹上。那里夹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条。

他挥了挥手,让众人散去,独自留在会议室里。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沈廷洲拿出那张纸条,展开,又抚平,反复看着那行“鸡蛋分篮,风险减半”。

字迹依旧歪歪扭扭,带着点刻意的随意,可此刻在他眼里,却比任何华丽的财经分析报告都要顺眼。

他想起林晚第一次用表格整理文书时,自己还在心里嘲笑那是“笨法子”;想起她提出工序拆分时,自己只当是“随口胡说”;想起她站在凳子上修台灯,裙摆晃悠的样子……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在潜意识里,信了这个总说“乡下经验”的女人。

沈廷洲的指尖划过纸条上的字,像是能摸到写字人当时的慌张和倔强。她一定是偷偷摸摸塞进来的,跑的时候说不定还在偷笑,觉得自己用“老农语”糊弄了他这个“城里精英”。

想到这里,沈廷洲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随即又沉了下去,眼神复杂得像揉了团乱麻。

他一直觉得林晚是爷爷硬塞给他的麻烦,是需要“考察”的对象,可现在看来,真正被考察的,或许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