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炎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妙啊!就这么办!公文本王来搞定!以后这类事,就这么处理!”他仿佛找到了在枢密院如鱼得水的诀窍——用格物院的技术实力和楚氏商行的商业网络,来打破旧有官僚体系的桎梏。这不仅是解决一件军械供应问题,更是在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资源调配模式。
申时·格物院医学馆:
苏沐清正在指导几名医学馆的学员处理一批新送来的北狄特产药材。她拿起一块干枯的根茎,对着阳光仔细查看纹理。
“此物名为‘雪骨草’,北狄人用以治疗风寒湿痹。但其药性猛烈,需辅以……”她耐心讲解着,声音柔和。
这时,萧煜走了进来,学员们连忙行礼。萧煜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自己则走到苏沐清身边。
“北狄小队三日后出发,沐清,你准备的防疫手册和药品可齐全了?”萧煜问道,目光落在她纤细却稳定的手上。
“都已备妥。”苏沐清放下药材,拿起一本装订好的册子,“除了常规的防疫流程,我还根据北狄的地理气候特点,增加了几种应对突发疫病和常见草原毒虫叮咬的急救方案。另外,这批特制的‘净水丸’和‘驱虫散’也准备好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殿下,北狄内部既有反对声音,王先生他们此行,恐有风险。”
萧煜看着她眼中清晰的忧虑,心中微暖。这种关切,不同于凌若仙的守护,楚幼薇的并肩,而是源自对生命本身的慈悲,是他理性计算中不可或缺的温情砝码。
“风险确有,但我已令凌若仙抽调修罗殿精锐,混入队伍暗中护卫。”萧煜语气放缓,“况且,真正的安全,来自于我们拥有的力量。沐清,你研制的这些药品,你编纂的这些手册,便是保护他们最坚实的盾牌之一。”
他拿起一枚“净水丸”:“此物能在浊水中析出清泉,仅此一项,便能救多少可能因饮水不洁而丧命的士卒与牧民?知识所至,便是生机所在。乌木勒之流,挡不住这生机。”
苏沐清闻言,眼中的忧色化为了坚定,轻轻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再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知识的锋芒,不仅在于攻坚克难的“雷音”与“飞鸢”,也在于这润物无声的“净水丸”与“防疫手册”。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如苏沐清这般,赋予知识以温度的人性锚点。
酉时·京都暗巷
一则流言在京都某些阴暗的角落里悄然传播:“听说了吗?睿王派去北狄的人,带着能点石成金的宝贝呢!”“何止!据说还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啧啧,这要是被草原上的马匪盯上……”
流言的源头隐秘,传播者面目模糊。
与此同时,一队由格物院学子、工匠以及少量护卫组成的队伍,正在王砚的带领下,于格物院仓库内紧张地清点着各类器械、手册和样品。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使命感,对即将到来的远行充满期待,也对潜在的危机一无所知。
而在遥远的北方草原,“秃鹰”乌木勒的营帐内,几支彪悍的骑兵小队已经集结完毕,他们眼神凶悍,腰间弯刀雪亮,正等待着来自南方的“确切消息”。
塞北的风,带着草屑与尘土的气息,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血腥味。一场针对知识与交流的狙击,已在暗处张开了弓弦。而睿王府的书房内,萧煜看着天机阁刚刚送来的、关于江南与北狄某些人秘密接触的简报,眼神冰寒如星。
“欲以螳臂当车,那便……碾过去。”
---
(第148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