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睿王府,墨苑深处密室
烛火摇曳,将墙壁上悬挂的星图、数表和那拓印放大的“周天演算盘”纹路映照得光怪陆离。萧煜、苏沐清以及两位客卿——精于算学的老学士孙墨言和擅观星象的道人清玄子,已在此彻夜未眠。
萧煜眼中带着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手中炭笔在一张硕白宣纸上飞快演算,将龟甲上晦涩的干支纪年与星宿方位,与现代天文学中的黄道坐标、行星运行周期相互印证。
“看这里!”萧煜猛地停笔,指向演算盘拓印中心区域几个极细微的、呈螺旋状分布的凹点,“这些凹点,并非装饰!结合龟甲第三片提到的‘五星聚舍’,以及第五片‘岁星超辰’之语……它们标记的,是木星(岁星)轨道近日点的长期进动!这是一个……跨越数百年的天文观测数据校准点!”
孙墨言老学士闻言,浑身一震,凑近细看,手指颤抖地抚过那些凹点:“殿下……殿下所言,直指核心!老朽钻研历法数十载,亦知前朝《大衍历》对岁星行度推算存有积偏,却不知其因!若此物真能校准岁星……那推算日食月食、制定农时历法,精度将远超今朝!”
清玄子道长亦是面露骇然:“匪夷所思!若此物真能推演星辰轨迹,那‘五星连珠,疫气始萌’便非妄语!天地之气与星辰运行交感,或许真有其规律可循!”他看向萧煜的目光,已带上近乎看透天机的敬畏。
苏沐清轻声道:“若人体气血亦随天时而动,那么预测大规模疫病流行,甚至提前配置应对药方,便不再是空想。”她的思路总是与生命本身相连。
萧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他比他们更清楚这套系统的潜力——它不仅仅是一个计算器,更是一个基于长期观测数据建立的、简陋却有效的“预测模型”。掌握了它,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窥见了未来某些自然规律的“轨迹”。
“我们必须加快进度。”萧煜沉声道,“对手不会给我们太多安静研究的时间。孙先生,清玄子道长,烦请二位集中精力,优先破解这套校准系统与现行历法的换算关系。沐清,你协助记录数据,并从医理角度观察,是否有特殊天象与历史大疫的记录存在关联。”
知识的壁垒正在被一层层凿穿,而壁垒之后,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
同一时刻·京郊,通往云栖观的官道上
一辆朴素的马车在数名便装护卫的簇拥下,缓缓行驶。车内坐着的是年逾古稀、致仕多年的前钦天监监正,林瀚源。他虽已不在其位,但依旧是天下星象算学领域的泰斗,今日便是应清玄子道友之邀,前往西郊格物院交流学问。
然而,就在马车行至一处僻静林地时,异变陡生!
数条绊马索猛地从地面弹起!马匹惊嘶,车夫奋力勒缰,马车剧烈颠簸险些倾覆。紧接着,十余名蒙面黑衣人从林中蹿出,一言不发,直扑马车,目标明确——擒拿车内的林老监正!
“保护林老!”护卫首领拔刀大喝,与黑衣人战作一团。这些黑衣人武功路数诡异,出手狠辣,配合默契,显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杀手,绝非普通山匪。
眼看护卫渐落下风,一名黑衣人已探手抓向马车车窗。
千钧一发之际,破空之声骤响!
数支力道强劲的弩箭精准地射入战团,并非射向黑衣人要害,而是封堵他们的进攻路线和擒拿动作。同时,另一队人马从侧翼林中杀出,着装统一,动作矫健,正是凌若仙麾下,已初步完成“光学”装备换装的修罗殿精锐!
“撤!”黑衣人首领见行动受阻,对方援军战力不明且装备奇异(有人眼尖地注意到对方佩戴着可反光的奇怪镜片),果断下令。他们毫不恋战,掷出几枚烟雾弹,借着掩护迅速遁入密林深处。
修罗殿小队队长并未深追,只是冷静地确认林老安全无恙,并护送惊魂未定的车队继续前往格物院。
这场未遂的绑架,消息被严密封锁,但无形的警报,已然拉响。
午时·北狄驿馆
玲珑公主屏退左右,独自在房中展开一幅绢布,上面是她凭借记忆绘制的、关于北狄王庭内部各部落势力分布、草场水源争端以及近年来与西域、柔然等部族摩擦的简图。她秀眉微蹙,指尖在几个关键部落首领的名字上划过。
“左贤王欲以劫掠和强取获取技术,如同竭泽而渔,终将引来大魏的雷霆反击,甚至可能促使魏国与我们的世仇结盟……”她低声自语,目光渐趋坚定,“必须让王兄,让父汗看到另一条路。”
她提起笔,开始用北狄文字书写一份密奏。内容并非请求增兵或支持左贤王的冒险,而是详细分析了与大魏睿王进行“有限技术交换”的可行性与长远利益。她提议,可以用北狄独有的、耐寒高产的黑麦草种、治疗冻疮和风湿的秘方草药,乃至部分位于边境争议地带、但战略价值对北狄而言不高的矿藏勘探权,来尝试交换魏国在畜牧改良、皮革加工乃至基础医药防疫方面的知识。
“睿王重实利,更重知识。与其强夺其鱼,不如学习其渔。此乃壮大自身、消弭边患的长久之道。”她在奏章末尾写道。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父汗的远见,赌的是萧煜的格局,也是赌北狄未来的国运。
未时·四皇子府,地下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