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那份直指北疆军需、隐含秦王嫌疑的查证奏报,如同在深潭中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虽未公开,但其散发的炙热与危险,已让所有感知到它存在的人坐立难安。风暴在无声中酝酿,而最先坐不住的,自然是那被触及了核心利益的二皇子,秦王萧炯。
这日傍晚,玉泉庄外来了数骑,蹄声如雷,煞气腾腾。为首者是一名身着玄甲、面容冷峻的将领,自称秦王麾下亲卫统领,姓雷。他们并未强闯,却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要求面见九皇子。
庄内气氛瞬间紧绷。赵铁立刻调动少年护卫队暗中警戒,石柱按刀立于萧煜书房门外,眼神锐利如鹰。福顺脸色发白,腿肚子都有些转筋。
萧煜却只是平静地放下手中关于前朝军制改革的杂书,整了整衣袍。“请雷将军偏厅相见。”
偏厅内,烛火跳动。雷统领身形魁梧,往那里一站,便带着一股行伍特有的血腥煞气。他目光如刀,毫不掩饰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看似文弱、却搅动了朝堂风云的九皇子,语气生硬,带着居高临下的压迫感:
“末将奉秦王殿下之命,特来提醒九殿下。北疆军务,关系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殿下年少,莫要受了小人蒙蔽,查案查到不该查的地方,以免……引火烧身,悔之晚矣!”话语中的威胁,几乎凝成实质。
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萧煜脸上并无惧色,反而抬手示意对方坐下,亲自斟了一杯茶推过去,语气平和得仿佛在讨论风花雪月:
“雷将军一路辛苦,请用茶。将军提及北疆军务,倒是让本王想起近日翻阅史书,看到的几件趣事,不知将军可有兴趣一听?”
雷统领一愣,没想到对方不接招,反而扯起史书,他冷哼一声,并未碰那茶杯。
萧煜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道:“譬如前朝大楚,曾有一位镇北侯,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其时,朝廷亦有官员察觉其军需账目有异,上书弹劾。那位镇北侯亦是派人前去‘提醒’,甚至不惜动用边军势力施压,迫使朝廷罢手。”
他顿了顿,看着雷统领微微变化的脸色,继续道:“结果呢?楚帝当时隐忍不发,却暗中记下一笔。不出三年,待其功高震主、跋扈之态尽显之时,一道圣旨,列举其十大罪状,其中便有‘贪墨军饷、结交近臣’!最终,那位不可一世的镇北侯,落得个身败名裂,满门抄斩的下场。将军可知,这是为何?”
雷统领脸色微沉,没有回答。
萧煜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因为他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军权再盛,亦是天子之权。以军权胁迫朝廷,挑战的,是陛下的底线。此乃取死之道,史鉴昭昭啊。”
他端起自己那杯茶,轻轻吹了吹:“再说近些的,本朝开国之初,那位功勋卓着的凉国公,亦是因类似之事,从云端跌落泥潭。将军久在军中,这些典故,想必比本王更清楚吧?
萧煜每说一个例子,雷统领的脸色就难看一分。这些历史案例,他岂能不知?军中宿将,对这些兔死狗烹的故事最为敏感!九皇子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他:秦王殿下如今权势熏天不假,但若以此胁迫皇子、干预朝政调查,就是在陛下心中埋下一根刺!这根刺,平时无碍,关键时刻,却足以致命!